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自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理解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3、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
4、通过分析理解在自感现象中能量形式的转化情况,为进一步学习电磁振荡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共性中发掘新的个性,从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有关电磁感应的规律,提出自感现象,并推出关于自感的规律
2、会用自感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了解自感现象的利弊以及对它们的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所谓自感,简单地说,就是线圈自身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本身就感应出感应电动势(若电路闭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个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自感现象的规律都符合电磁感应现象的一般规律.
本教材通过两个演示实验对学生认识自感现象非常重要,教学中必须要设法做好这两个实验,做好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做好两个演示实验、对两个演示实验的结果认真地分析,是突破教材难点、掌握好本节内容的重要环节.关于演示实验,我认为还是采用课本中的传统的演示方法为好.这两个实验的电路简单,现象明显,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容易引起兴趣和激发思维的矛盾.只要引导得法,把它当成探索型实验来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两个实验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导体本身电流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这是产生自感现象的原因;二是: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阻碍电流变化,即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当电流减小时,阻碍电流减小,总是起着推迟电流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建议教师给学生强调:分析自感现象,关键是分清电流的变化,确定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以及怎样阻碍电流的变化.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一个新物理量自感系数.教材是先做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理解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的.
教法建议
自感现象非常普遍,只要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自感现象发生.我们需要利用自感电动势时可以设法增大自感系数,反之则减小自感系数.课本从利、害两方面举了不同的例子,以利于学生全面认识问题.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使学生对自感现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不能作深入探讨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定性地交待以下几个问题:
1、通电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最大值等于外加电源的电动势(或外加电压),因此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只能延缓电流的增大,而不会完全阻止电流的增加,更不会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断电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最大值可以大于外加电源的电动势(或外加电压);
2、一般情况下,自感电动势的平均值(或瞬时值)与线圈的自感系数无关;
3、电流的变化率不是决定于闭合或者断开开关的快慢,而是决定于电路的参数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通过对两个演示实验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教学用具:演示自感现象的示教板(有铁心的大线圈、滑线变阻器、小灯泡、电池组、电键)
名师解析:北京高考物理备考
【押题】高三物理期中会考这些题
NASA四卫星“叠罗汉”进入太空
高考物理中等生提分窍门,戳进来!
【经验分享】2016高考理综应试技巧
你知道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吗?
必读:2016年中考物理学习攻略
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句句戳中硬伤
初中生如何有效的复习物理
做好四个坚持,打好初中物理入门第一枪
学好物理要“五会”和“双头堵”
【高二物理】七个方面进行训练
高二理科生如何赚取理综高分?
五步轻松学好高中物理!
精选初三上册物理随堂练习题:分子热运动
【高考物理】复习秘法,冲刺高分
电功率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初三上册物理
中考物理常见的现象,值得注意
【2016年寒假】高二物理复习规划指导
2016中考物理七类题型解答攻略
2015高考:循序渐进复习物理
寻找中考物理易失分的原因及答题策略
你所不知道的生活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提升成绩策略12点
揭秘:再努力也考不到满分的真相
一次成功的失败
教你用物理知识区分生蛋和熟蛋
2015兰州中考大纲:物理以基础为本
2015物理备考:快速提分法
微积分在高中物理领域的运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