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苏教版新初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二、透镜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典型光路
3.填表: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照相机
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以备借鉴。
2016届高考物理电源和电流专题同步练习题(附解析)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暂无答案)
大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附答案)
2016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精选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总结:显微镜和望远镜
2016高考物理复习动能定理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
2016届高考物理复习万有引力定律专题训练(附解析)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同步练习: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六单元)
2016届高三物理人造卫星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第四单元试题
物理高考复习机械能守恒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2015-2016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哈三中2016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重力和力的相互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15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四单元试卷(必备)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圆周运动专题测试(附解析)
北师大版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电流和电路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弹力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复习要点归纳:质量
2015最新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第五单元)
15—16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试卷
精选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物理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凸透镜成像规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力学专题练习(附解析)
(2015年)秋期初二物理第三单元考试试题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年级物理第三单元试题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专题训练(附解析)
| 不限 |
| 物理教案 |
| 物理课件 |
| 物理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