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初二物理知识点讲解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公式,欢迎大家阅读!
电流计算
I总=I1+I2+......+In
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电压计算
U总=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电阻值计算
1/R总=1/R1+1/R2+1/R3+......+1/Rn
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和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串=n*R和R并=R/n
编辑本段
用图解法求并联电阻
方法一
若要求R1与R2的并联电阻值,可先作直角坐标系xOy,并作Y=X的直线l,在OX轴上取A点,使OA长度等于R1的阻值,在OY轴上取B点,使OB长度等于R2的阻值,连结AB与直线l相交于M点,则M点的坐标(X或Y)值即为R1与R2的并联阻值。
证明: 作MDOX
∵ △AOB∽△ADM
AO/BO=AD/DM
因OD=DM,并设其长度为R的数值
R1/R2=(R1-R)/R
解得: R=R1R2/(R1+R2)
此即R1、R2的并联电阻的阻值。
应用若需求三个电阻的并联电阻值,可先求R1、R2的并联电阻,得到D点,再在OY轴上取C点,使OC长度等于R3的值,连CD与l直线交于N点,则N点的坐标值为R1、R2、R3的并联总阻的阻值。例如,令R1=4,R2=12,R3=6,求解结果为图2所示,R1、R2的并联总阻为3,R1、R2、R3的并联总阻为2。
方法二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用相互交角为120的三矢量作为坐标轴OX、OY、OZ(每轴均可向负向延伸),若要求R1、R2的并联电阻,只要在OX轴上取OA长等于R1的值,在OY轴上取OB长等于R2值,连结AB,交OZ轴(负向)于C点,则OC长度(绝对值)即为所求并联电阻阻值.
证明 面积S△AOB=S△AOC+S△BOC
即 (1/2)AOBOSin120
=(1/2)AOOCSin60+(1/2)BOOCSin60AOBO =AOOC+BOOCR1R2=R1R+R2R
R=R1R2/(R1+R2)
应用 可方便地连续求解多个电阻的并联值。例如,若要求R1、R2、R3的并联总阻的阻值,只需先求出R1、R2并联后的阻值R12(即得到C点),再在OA的负向取一点D,快OD长等于R3的值,连结CD交OY轴于E点,则OE长即为R1、R2、R3的并联总阻的阻值,如图3。如R1=4,R2=12,R3=6,按此法可求出R12=3R1、R2、R3三电阻并联电阻值为2,如图4。
以上求解方法对于求电容器串联、弹簧串联,凸透镜成象等与电阻并联有相似计算公式的问题,同样适用
由精品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知识点讲解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公式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动能的改变》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4.4《平衡条件的应用》WORD教案3
2013鲁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向心力的实例分析》word学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斜抛运动》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一4.2《力的分解》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二2.2《势能的改变》WORD教案05
2013鲁科版必修二《离心运动》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4.4《平衡条件的应用》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功和功率》word主题单元设计
2013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word教案4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2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5
鲁科版必修一4.3《力的平衡》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一5.2《牛顿第二定律》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word教案5
2013鲁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word学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势能的改变》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4.2《力的分解》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必修二第一章《功和功率》word学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动能的改变》word学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向心力的实例分析》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4.4《平衡条件的应用》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必修二《平抛运动》word学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