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重力
1.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三要素:
①.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②.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他的几何中心上,例如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他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③.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公式:重力用G表示,单位是牛(N);质量用m表示,单位是千克(kg);9.8牛顿/千克用g表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mg或g=G/m,
问:9.8牛顿/千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①、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③、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④、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中,一共做了3个实验,让小车分别划过棉布、丝绸和木板的平面,以此归纳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小车通过的距离越大。这个实验我们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时必须保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而只改变3次滑行平面的粗糙程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要改变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
1、定义: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2、惯性小结:
1)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一切外部因素无关。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2)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指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两种情况。
3惯性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把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定义为惯性,它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有无受力,处于什么状态无关。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2015-2016初三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素材
2015-2016年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2015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模板
2016年高二物理教学计划:必修1
2015-2016年初中三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2016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2015下学期初三物理教学计划模板
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2016年下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必修2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圆周运动》优秀教学设计
2016年高二物理教学计划:必修2
2016年高二物理必修2教学计划
2015-2016年初三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模板参考
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设计:功率-教学设计
2016年高中高三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2015-2016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2016年高中生高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5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6高三物下册理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一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计划总结
2015-2016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设计
2016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2015-2016年初三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设计
2015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示范
(第一单元)2016年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2016高二第二学期物理必修2教学计划
2016年高中生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2016年高二物理必修教学计划
2016年关于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