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各地区10月份月考陆续结束,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请考生认真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阻、电容都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D. 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2. 右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 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3. 冬天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A.10 m/s B.15 m/s C. m/s D.20 m/s
4. 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 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用F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 )
A.F不变,F1变小 B.F不变,F1变大
C.F变小,F1变小 D.F变大,F1变大
5.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过程。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6.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不动,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如图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A.球A的线速度等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大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球B的向心加速度
D.球A对碗壁的压力等于球B对碗壁的压力
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 )
A. B.2 C.3 D.4mg
8.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后,经历3次轨道调整进入工作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月为
B.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C.卫星在距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月为2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9.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木块A、B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2个和4个 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 D.4个和5个
10. 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R视为质点).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速度的方向与y轴夹角为.则红蜡块R的( )
A.分位移y的平方与x成正比
B.分位移y与x成正比
C.合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
D.tan与时间t成正比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粗糙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
D.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12. 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以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的半径为R,则( )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卫星运行时的角速度为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D.卫星绕月球表面飞行的速度为
二.实验题(共18分,第13题6分,每空3分;第14题12分,每小问4分)
13.(6分)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 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两弹簧秤的夹角相同
C.每次弹簧秤示数必须相同 D.只要一个弹簧秤的读数相同就行
(2)下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_______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14. (12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678
小车加速度a/ms21.901.721.491.251.000.750.500.30
小车质量m/kg0.250.290.330.400.500.711.001.67
4.003.453.032.502.001.411.000.60
请在右侧方格坐标纸中描点并画出a1/m图线,
并从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 。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共44分,要求必要的文字说明)
15.(8分) 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0.2,试问:
(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
(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取l0 m/s2)
16. ( 12分) 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 =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 = 0.8,cos53 = 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 = 10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
斜面底端?
17. (10分) 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已知水平地面上的C点位于O点正下方,且到O点的距离为3.5L, 且细绳最大承受拉力为6mg,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
(2)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细线恰好断裂,小球落地点到C点的距离
18.(14分)如图所示,质量M = 4.0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 = 2.0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0,取g=10m/s2。求:
(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A和aB
(2) 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x
(3)木板B的长度l
明德中学第三次月考物理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23456789101112
D BB A D B CCACDADBCDABD
二.实验题(共18分,第13题6分,每空3分;第14题12分,每小问4分)
13. (1) A (2) 甲
14. (1)a=3.2m/s2
(2)图略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三、计算题(共44分,要求必要的文字说明)
15.(8分) 解析:(1)2m/s (2)不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m
(1)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g=mal,s1= ,
所以在到达传送带右端前物块已匀速,速度为2m/s。
(2)物块以初速度0滑上斜面,之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加速度大小a2=gsin,
当物块速度减为零时上升高度最大,此时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s2= ;
由于s20.4m,所以物块未到达斜面的最高点。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m=s2sin=0.2m。
16.(12分)解:(1)由题意可知:小球落到斜面上并沿斜面下滑,说明此时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否则小球会弹起,所以vy = v0tan53 vy2 = 2gh
代入数据,得vy = 4m/s,v0 = 3m/s
(2)由vy = gt1得t1 = 0.4s s =v0t1 = 30.4m = 1.2m
(3)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 mgsin53 m = 8m/s2
初速度 = 02 + y2 = 5m/s
H sin53 =vt2 + 1 2 a t22
代入数据,整理得 4t22 + 5t2 12.5= 0
解得 t2 = 1.25s 或t2 =-2.5 s(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t = t1 + t2 = 1.65s
17.(10分)解:(1)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2)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受力最大恰断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 ,之后小球做平抛运动,有:
解得: x=vBt=5L
18.(14分)
解析:⑴ A、B分别受到大小为mg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A物体:mg = maA 则aA = g = 4.0m/s2 方向水平向右
对B物体:mg = MaB 则aB =mg /M = 1.0m/s2 方向水平向左
(没有回答加速度的方向,扣分处理)
⑵ 开始阶段A相对地面向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0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1,则 v0 = aAt1,
则t1 = v0/aA = 0.50s
B相对地面向右做减速运动x = v0t aBt2 = 0.875m
⑶ A向左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后,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仍为aA = 4.0m/s2;
B板向右仍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仍aB = 1.0m/s2;
当A、B速度相等时,A相对B滑到最左端,恰好不滑出木板,
故木板B的长度为这个全过程中A、B间的相对位移;
在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的速度vB = v0 aBt1 = 1.5m/s
设由A速度为零至A、B相等所用时间为t2,则 aAt2 = vB aBt2,
解得t2 = vB/(aA + aB) = 0.3s; 共同速度v = aAt2 = 1.2m/s
A向左运动位移xA = (v0- v)(t1 + t2)/2 = (2 1.2)(0.5 + 0.3)/2 m = 0.32m
B向右运动位移xB = (v0+ v) (t1 + t2)/2 = (2 + 1.2)(0.5 + 0.3)/2 m 1.28m
B板的长度l = xA + xB = 1.6m
说明用其他方法求解只要解答正确同样给分:
如:能量守恒定律mgl = (M + m)v02 (M + m)v2,代入数据解得l = 1.6m
如:图像解法l = = 1.6m 或其他解法正确皆可 。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理科综合试题2014
2014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带答案)
2014高考物理选修二轮复习题(附答案)
2014高三物理下册试题
2014年物理高三下册试卷
2014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理综物理部部分
物理高三下册期中试题测试
2014高三物理试题下学期
高三物理下试卷2014年
2014物理一轮气体的等温变化专练
一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专练2014
2014学年高三物理一模试题
2014年浙江六校3月联考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2014年高三物理下册试卷
物理热学试题汇编2014
高三下册物理试卷2014
电磁感应试题汇编及解析2014
2014学年物理试题高三下
高三下册物理试题2014
物理近代物理初步试题汇编及解析2014
高三物理试题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4高三物理试题下
物理一轮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专练2014
2014物理远距离输电一轮复习题
2014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一模试题
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4物理一轮温度和温标专练
2014高三物理试题下册
物理一轮气体专练201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