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是天生之体或者天然之体的意思,表示未加任何掩盖。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天体运动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4武威模拟)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这是一大亮点.神舟十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令长聂海胜做了一个太空打坐,是因为他不受力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形
C.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D.盛满水的敞口瓶,底部开一小孔,水不会喷出
【解析】 在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飞船及航天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做太空打坐时同样受万有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将以圆球形状态存在,所以B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规律,所以拉力器可以用来锻炼体能,所以C正确;因为敞口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水对瓶底部没有压强,所以水不会喷出,故D正确.
【答案】 A
2.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则太阳的质量为()
A.B.
C. D.
【解析】 地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对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解得M=,D正确.
【答案】 D
3.(2015温州质检)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109 m,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109 m.假设两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C.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
D.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有:G=m=ma=m()2r=m2r,得运行速度v=,加速度a=G,公转周期T=2,公转角速度=,由题设知神舟星的运行速度比杨利伟星的运行速度大,神舟星的轨道半径比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小,则神舟星的加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加速度大,神舟星的公转周期比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神舟星的公转角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4.卫星甲绕质量为M1的行星以r1为半径做圆周运动,卫星乙绕质量为M2的行星以r2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若不考虑某行星对另一行星的卫星的影响,用T1、T2和v1、v2分别表示卫星甲、乙的周期和线速度大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行星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对卫星甲:有G=m1=m1r1;对卫星乙:G=m2=m2r2.整理得=,=,选项D正确.
【答案】 D
5.如图1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图1周飞行时间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和平均密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M=,=
B.M=,=
C.M=,=
D.M=,=
【解析】 设卡西尼号的质量为m,卡西尼号围绕土星的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m(R+h)()2,其中T=, 解得M=.又土星体积V=R3所以==,D正确.
【答案】 D
6.宇航员乘坐的宇宙飞船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运行的加速度a1与同步卫星运行的加速度a2的关系为a1=100a2
B.飞船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
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飞船向东运动
D.在飞船上工作的宇航员因不受重力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
【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G=ma得=()=(10-)2100,所以a1100a2,A错;根据G=m,B错;根据G=m(R+h)得飞船运行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而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所以C对;完全失重不是不受重力,D错.
【答案】 C
7.如图2所示,设想轨道A为天宫一号运行的圆轨道,轨道B为神舟九号变轨前的椭圆轨道,如果它们的轨道平面相同,且A、B轨道相交于P、Q两点,则下列关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图2是()
A.一定具有相同的运动周期
B.一定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C.在轨道上的P点或Q点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D.在轨道上的P点或Q点时一定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如果神舟九号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半长轴等于天宫一号圆轨道的半径,则它们的运行周期相等,A错误;宇宙飞船的机械能是动能和引力势能的总和,与飞船的质量有关,故机械能不一定相等,B错误;速度是矢量,因此在轨道上的P点或Q点即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不相同,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在P点或Q点时的加速度一定相同,D正确.
【答案】 D
8.(2014石家庄模拟)宇宙中两个相距较近的星球可以看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球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不变
B.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均增大
C.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均不变
D.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均增大
【解析】 由=m12r1=m22r2,L=r1+r2,可解得:=,r1=L,r2=L,万有引力F=,由此可见随着L的增大、F、均减小,r1、r2均增大,A、B错误,D正确;由v1=r1=,v2=,故随L的增大,v1、 v2均减小,双星圆周运动的动能也减小,C错误.
【答案】 D
9.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速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
A.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解析】 双星系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同,A错误;由G=m12r1=m22r2得r1r2=m2m1=23,由v=r得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v1v2=r1r2=23,B错误;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C正确,D错误.
【答案】 C
10.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约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解析】 绕行地球有T地=2 ,绕行某行星有T某=2 .
综合体积与密度,对地球有M地=地R ,对某行星有M某=某R .
③式代入式得T地=2,式代入式得T某=2,两式相除得T某=12小时,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1.卫星在某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于受稀薄大气阻力的影响,卫星的绕行高度缓慢降低,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运行的动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B.卫星运行的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与卫星机械能的变化大小相等
D.地球引力做的功与卫星机械能的变化大小相等
【解析】 卫星圆形轨道半径r缓慢减小,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高轨道向低轨道变化,有|Wf|=|E机|,故选项C正确;而|WG|E机|,故选项D错误.
【答案】 AC
12.(2015泉州质检)如图3所示,嫦娥三号从环月圆轨道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再由近月点Q开始进行动力下降,最后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落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其轨道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运行的周期
B.沿轨道运行至P点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
C.沿轨道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沿轨道运动时,由P点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
【解析】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圆轨道的半径R大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则TTⅡ,选项A错误;嫦娥三号从圆轨道到椭圆轨道需要变轨做向心运动,变轨需要改变速度,而在该点处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变,故需要减速,选项B正确;因Q点离月球较近,嫦娥三号受到月球的引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嫦娥三号在Q点的速度大于在P点的速度,故从P点到Q点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选项D正确.
【答案】 BD
13.宇宙中的有些恒星可组成双星系统.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比其他恒星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大得多,因此在研究双星的运动时,可以忽略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作用.已知S1和S2构成一个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S1的质量是S2质量的k倍(k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S1、S2的角速度之比为1k
B.S1、S2的线速度之比为1k
C.S1、S2的加速度之比为1k
D.S1、S2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k1
【解析】 双星系统有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二者总保持在一条直线即直径上,得到二者角速度之比为11,A错;二者的向心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向心力之比为11,D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m1R12=m2R22=m1a1=m2a2,===k,即a1a2=1k,C对;根据v=R知==1k,B对.
【答案】 BC
14.(2014合肥模拟)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4所示.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图4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g
B.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R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t=
D.如果使卫星1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解析】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ma,由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G=mg,解两式得:a=g,A项对;由a=2r,将上式代入得:=,B项错;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时间为卫星周期的,由T=,t=,C项正确;卫星1加速后做离心运动,进入高轨道运动,不能追上卫星2,D项错.
【答案】 AC
15.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5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不考虑地球图5公转的影响,宇航员在A点测出地球的张角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的高度为
B.飞船的线速度为
C.飞船的周期为2
D.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
【解析】 飞船绕行有:v= ,T=2 .
应用几何关系.在OEA中有sin= ,飞船高度为h=r-R .
③式代入式,解得h=R(-1),故选项A错误;
解得v=,故选项B正确;解得T=2,选项C正确;
每次日全食时间t为绕行BAC时间.
由ODB≌△OEA知=,又有=,
解得=
综合圆周运动规律.有:2=t,2T,
解得t= ,解式得t=T,故选项D错误.
【答案】 BC
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希望考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2014年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高中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卷分析
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年高中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答案
高中2014年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题练习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人教版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年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2014高二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测试题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测试卷试题分析
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答案
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分析
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分析精选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014年
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2014年沭阳银河中学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雅安中学2014年高中第四册物理期末试卷答案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高中2014年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试题分析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4年高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莒南县第三中学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试题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