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篇2015届高三物理上册试卷,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一、选择题(每题3分,部分2分,共48分)
1、甲、乙两列客运列车在平行的平直轨道上匀速并排同向行驶,甲车中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向正南方向移动,乙车中的乘客看到甲车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中的乘客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
B、乙车中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考系
C、甲、乙两车相对静止
D、甲、乙两车相对地面向正北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
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通过连续两段相等位移△x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3、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 )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4、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5、如右图所示,在倾角为53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5 N的力拉着重4 N的木块向上做匀速运动,则斜面对木块的总作用力的方向是( )
A、垂直斜面向上 B、水平向左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
6、ab为一圆周的直径,一物体先由a点沿圆周运动到b点,再由b点沿另一半圆周回到a点。在这两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
A、位移和路程都相同 B、位移和路程都不相同
C、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 D、位移不相同,路程相同
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则该物体
A、3s内位移大小为45m
B、第3s内位移大小为25m
C、1s末速度的大小为5m/s
D、3s末速度的大小为30m/s
8、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光滑斜面顶端开始下滑,滑至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v,则物体在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
A、 B、 C、 D、
9、汽车甲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匀速行驶,路过某处时,停在该处的汽车乙开始起动,匀加速行驶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出
A、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乙车追上甲车过程中乙车的平均速度
C、乙车的加速度
D、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6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运动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4m
C、路程可能小于5m D、路程可能大于5m
11、三个重量均为10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 )
A、4cm B、6cm
C、8cm D、10cm
12、甲、乙两个物体从空中同一位置先后自由下落,在两物体都没落地前,甲相对于乙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甲相对于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相对乙于静止
C、甲相对于乙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相对于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Bgtan
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4、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B.t= 4s时甲在乙的后面
C. 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而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15、一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依次经过A、B两点,已知在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为 ,在AB中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下列关于 与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6、小张和小王分别驾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在某段时间内两车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初始时,小张在小王前方x0处()
A、若x0=18 m,两车相遇1次
B、若x018 m,两车相遇2次
C、若x0=36 m,两车相遇1次
D、若x0=54 m,两车相遇1次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7、测量纸带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 A、B、C、D、E、F、G这些点的间距如图中标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测量结果计算:(1)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m/s;(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4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8、(12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3m/s、 =6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 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 ,试求AC的距离 。
19、(12分)将小球A以初速度 从地面上一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 后又以初速度 将球B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为了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试分析 应满足什么条件。
20、(14分)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如图所示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m、40m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5.2m,车宽为1.76m。并已知甲车的车速为v1=40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使。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
21、(10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GA=40 N,物体B重GB=20 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 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届高三物理上册试卷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教科版必修一3.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6
教科版必修一2.6《力的分解》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3.4《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1.4《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PPT课件1
2013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的稳定性(选学)》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1.8《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1.1《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2.4《摩擦力》PPT课件1
2013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4.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2.5《力的合成》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1.2《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4.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PPT课件3
2013教科版必修一3.4《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3.2《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3.4《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4
2013教科版必修一第1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一1.5《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3.4《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3.8《汽车安全运行与牛顿运动定律》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3.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1.1《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2.2《重力》PPT课件2
教科版必修一3.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3.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3
教科版必修一1.7《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2.2《重力》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一3.7《超重与失重》PPT课件4
2013教科版必修一3.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