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各种像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找出成像规律。
2.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
3.能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和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教学用具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刻度尺、光具座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情境导学
活动一:用凸透镜由近及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适当调节眼睛到透镜的距离),你看到哪几种不同的像?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跟什么有关?
活动二:用两个不同的凸透镜一起看同一个物体,所成的像相同吗?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跟什么有关?
二、目标定学(见教学目标)
三、预习探学
四、合作互学
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器材如何放置?实验要观察什么现象?记录什么数据?)
1.记录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记)
2.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放)
3.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调)
4.实验时,分别调节物距、像距使光屏上分别呈倒立缩小、倒立放大像,记下u、v,填入表中。
【做法】先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于某一整刻度线处(40cm处),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凸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
倒立、缩小的像①
②
倒立、放大的像①
②
分析上表数据,得出下列结论:
(1)当物距 (大于/等于/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 (实/虚)像。
(2)当物距 (大于/等于/小于)二倍焦距, (大于/等于/小于)一倍焦
距时,成倒立、放大的 (实/虚)像。
5.分析上面的结论,你认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试一试,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各是多少?换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试一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中。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2节《熔化和凝固》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3节《汽化和液化》word教案
新人教版八上《第一节透镜》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4节《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三节《声的利用》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2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2节《声音的特性》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word学案
新人教版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3节《汽化和液化》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平面镜成像》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三节《声的利用》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浮沉条件及应用》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汽化和液化》word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上《第一节温度计》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2节《声音的特性》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word教案.doc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学案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word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八上《第一节光的传播》word学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