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电流和电路,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A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 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 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实验分析时注意事项:
①测电路中电流时至少要测三组数据(或更多次),以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②实验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排除因灯泡相同而得到并联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一错误结论
六、典型例题:
1.如图5-2所示,要使两灯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使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
2、如图5-3,导线A处直径大于B处,如果通过导线A的电流为I1,通过导线B的电流为I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I1_____I2。(选填、或=)
3、如图5-12所示,箭头表示接好电路时的电流方向,请在A、B、C、D四处分别填入电源、电动机、电灯和电流表的符号。要求电流表测通过电灯的电流。
4、如图5-13所示,在电路的○ 处填入两个灯泡,两个电流表,并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和电源的正负极。
5、如图5-15所示的电路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两灯都能发光;电流表测通过灯L1的电流;开关控制灯L1 L2 。
6、为一仓库设计一个电路,取货人在前门按电键K1,电铃响,红灯亮,送货人在后门按电键K2,电铃响,绿灯亮,按你设计一个电路图。
7、 根据图5-13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1《压强》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8
人教版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单元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1《压强》WORD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1《压强》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1《压强》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1《压强》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3《功率》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3《功率》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5
人教版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3《大气压强》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5《浮力》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