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
“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在1681年发明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这只高压锅做得十分坚固,锅盖是铁制的,份量很重,紧紧地盖在锅上。锅
的外围罩了一层金属网,以防意外爆炸。锅本身有两层,中央摆有内锅,要煮的食物就放在内锅里。加热以后,蒸汽跑不出来,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升高了,食物就熟得快了。帕平在访问英国的时候,曾用他的高压锅作了一次表演。据在场的人记载,在帕平的高压锅里,就是坚硬的骨头,也变得象乳酪一样柔软。
今天,在我国的许多家庭都用上了“高压锅”,用这种锅做饭熟得快,很省时间。特别是在海拔高度很高的地区生活,煮饭必须用“高压锅”。因为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据测定在海拔6000米的地方,水的沸点只有80℃左右。在这里用普通锅是很难把饭煮熟的,所以,必须用高压锅来提高水的沸点。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1《交变电流》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1《交变电流》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4《变压器》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1《交变电流》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