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电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两个相同的物体与其他某一物体摩擦后,这两个相同物体之间不是相吸而是相斥。比如两根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同时还观察到,同一个带电体如果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相吸,它就一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斥。
1733年法国人杜菲用实验发现,带电的玻璃和带电的琥珀是相互吸引的,但是两块带电的琥珀或者两块带电的玻璃则是相互排斥的。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他猜想很可能是由于相互排斥的带电体带的是相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两个带电体带的是异种电荷。也就是说,自然界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电荷。那么存在几种电荷呢?如何进行电荷的分类呢?
杜菲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经过比较分析,大胆地断定:电有两种:一种是与琥珀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琥珀电”;一种是与玻璃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
由于“琥珀电”和“玻璃电”对其他带电体的作用恰恰相反──被“琥珀电”吸引的带电体一定被“玻璃电”排斥,所以人们就分别称它们为阳电(也叫正电)和阴电(也叫负电)。就好比我们人有男、女之分一样。当时只是用阳和阴或正和负来说明两种性质不同的电,至于称谁为正电或负电,完全是任意的。
为了统一起见,到了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便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称为“正电”,用“+”号表示;把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或琥珀)带的电称为“负电”,用“-”号表示。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1《研究简谐运动》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1《磁与人类文明》PPT课件1
2013沪科版选修(3-3)4.2《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3《机械波的描述》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5.1~5.3《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2《探究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原因》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第一课时)教案7
2013沪科版选修(3-3)3.2《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辅导讲义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1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6《多普勒效应》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试题解析(二)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C《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4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3~3.4《无线电通信》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1章《用统计思想研究分子运动》ppt单元测试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教案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4、5章《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2.5《空气湿度与人类生活》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ppt单元测试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3.1《研究固体的性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3《探究摆钟的物理原理》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4《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试题解析(一)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2《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4《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A《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考点复习
2013沪科版选修(3-3)4.1《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5《波的干涉与衍射》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5《受迫振动与共振》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