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矗立在尼罗河畔已经超过了4500年。其中最知名且被列为全球七大奇观之一的胡夫金字塔(Khufu pyramid)由230万吨石头盖成,每一块石头平均都有2—3吨重,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建造方式一直是千古之谜,甚至有人怀疑当中借助了外星人的力量。然而这其实古埃及人可能只是用了最简单的力学知识就完成了如此的壮举——杠杆平衡的原理。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落日余晖下的金字塔
杠杆平衡状态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缓慢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平衡条件
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并且阿基米德扬言:“给我 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能否撬起地球
让“物理大师”来帮阿基米德做下简单的计算。
地球的重力约为6*10^(25)N,人类能使出最大的力约为600N。相差巨大,那么想要“撬起”地球,就得利用杠杆,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以得出人用的力的动力臂应当是地球阻力臂的 约“10^(23)”倍。
这样的话,阿基米德如果要把地球举起1厘米,他就必须运动“10^(18)”千米,这个距离相当穿越整个银河系,即使用光速也得10万多年才能跑完,so~~撬动地球谈何容易!只存在理论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于物理大师,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7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6《互感和自感》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