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分析-查字典物理网
查字典物理网> 物理教研> 试题研究> 2007年中考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分析

2007年中考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分析

查字典物理网 2012-12-29

2007年的中考物理命题总的来说命题将高度重视“双基”的考查,并且对双基的考查不再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而将知识升华转变为能力操作,会更多的结合物理知识,加强在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科技中的实际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命题是命题的纲领。下面就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和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

一、命题趋向联系“STS”──突破课堂

“STS”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热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的主流。力学部分知识的考查着力于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力学物理知识,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力学相关实际问题。试题来源表现在创设力学生活物理情景上,命题特别重视联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可能涉及社会热点、或者有关科技、生产、自然中的重大典型事件和有关现象,例如神舟六号、太阳能汽车、嫦娥工程、城市地铁、青藏铁路线开通等都涉及力学知识,还有联系生活中的自行车、玩具、路标、水电费、电脑、消防设施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真正体会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领悟科学知识的内在美。

例1马铃薯中所含的淀粉的百分率与它的密度有关,其密度越大,所含淀粉的百分率越高,具体关系如下表:

马铃薯的密度(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的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

马铃薯收购员在以质论价时,采取了这样简单的办法,先把洗净的马铃薯样品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称一称,两次称量的结果差值越小,他评的收购价越高,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他这样做的道理。

分析:该题紧密结合考生生活,题目突出呈现给学生的是收购员做法,也就是结果,要求考生验证和分析过程,自然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过程的导向,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和理解方法过程的重要性,自觉地养成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不仅有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有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品质的贯穿,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例2饺子是大家喜爱的食品,煮饺子时,从烧开水到饺子下锅再到煮熟后捞出来的过程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并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点评:在生活与自然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煮饺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众多物理现象里,只要学生就自己熟悉的现象回答出两个,使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发展。

答案:略去。

二、命题趋向展开想象、发散思维──突破封闭

根据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要求“理科试卷中适当增加开放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可知道,开放型试题也是2007年中考试题的一道必备的“大菜”。力学部分的试题开放点很多,有选择题目备选答案结果不确定型开放的、有计算要求自问自答型开放的、有力学实验设计要求开放的,针对这类试题条件不确定、答案不唯一,要求不明确,但具有实例示范、情景新颖、思维开放、内涵丰富、答案多样的特点,需要从多层面、多方位探索与题目有关的力学知识才能解决。这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和独特个性的创造能力,是以力学“双基”为本,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发智力首选题型。

此种开放性试题也不会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以学生身边的物理情景为试题背景,只要学生善于动脑和思考,胆大心细就不难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答案。

例3某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报道了“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了5年就大修,现在已经伤痕累累”,如图所示。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只需写出一种合理原因即可)。

点评:试题情景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类似的问题生活中也很常见,试题图文并茂,描述问题真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该题不仅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具有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试题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典型体现。

答案:(1)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的压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变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断裂。

(2)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轮胎个数不变。车与地之间接触面积基本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车对地面压强就会成倍增加,对路面破坏加重。

例4现有两杯无色透明的不同液体,请你从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取部分器材,设计两种方法来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你比较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必须用到托盘天平)。可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已调平衡,不含砝码)、弹簧秤、两个相同的烧杯、拴着细线的小石块、长方体小木块。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本题根据现有器材,设计一种或几种方法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不仅考查了学生是否熟悉各种器材的性能和使用规则,还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简单材料、器具探索科学道理的习惯。

答案:略去

三、趋向要求动手操作,自行设计──突破传统

力学实验是中考的热点,近几年对实验的考查越来越侧重于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更要求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因此,2007年中考必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新课改精神,加强中考对教师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命题的方向强调学生答卷的个性展示,杜绝原来的千人一面、固定答案的模式。同时兼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结合中考物理明确强调要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物理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实验的设计恰恰能反映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想法,学生只有深刻领会物理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物理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因此,学生要能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领会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而各地中考为了突出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都精心设计试题,试图通过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来实现对学生进行有关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的考查。力学实验考查的命题也会考虑这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实验命题的方向。开放性试题主要突出试题的条件开放或者结论开放,从而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是否全面、完整。开放性试题有利于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而探究性、研究性试题的编制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考查是否会收集、分析和处理科学数据,能否依据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来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或方案,能否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而正确选择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不管是开放性试题的编制,还是探究试题的设计,都促进了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不再过分关注对“繁难偏旧”物理知识考查,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避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物理,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见于以上力学实验题目命题的依据,笔者试举一例。

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3甲所示),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3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滑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3丙所示),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什么?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与否?答:( )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4____________;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的砝码重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点评:此题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有利于改变偏重于知识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接触到的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得出其中的本质规律,不仅考查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而且让学生亲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将有利于督促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习行为和方式,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通过亲身探究实践,达到掌握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命题趋向生活化、人性化──突破严肃

中考命题全面考查学生多层次能力,强调从背景中发现物理问题和规律的能力;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接收、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运用语言表达科学的能力。命题将严肃的考试试题变成自然生活中流畅的情调,更加突现人性化、生活化。针对这一特点,预测2007中考力学部分命题会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考查学生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重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物理情景中将所学力学知识用准用好。

2.力学部分试题会充分体现物理力学与现实生活、生产及高科技的联系,强调力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3.充分体现学科渗透与综合,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视频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李峰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衡阳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视频实录-郭俊文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阜阳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邢台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尹艰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江禹宝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天津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学视频实录-营口市

人教2011课标版物理九年级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视频实录-淮南市

与"2007年中考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分析"相关的文章

热门物理教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