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
1.将长120厘米,宽10-12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刨平,作为底座。在底座两端底面各钉上一段木条,使底座易于放平。用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钢球做滚球。
2.将长245厘米的10号铁丝绸直,弯成如图3.8-1中的轨道的形状,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轨道的宽度,要依钢球的大小而定,以钢球放在轨道上刚刚离开木板为宜。
3.剪长100厘米,宽10厘米的棉布条和平绒布条各一块,用来改变小球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4.从轨道斜坡变为平面的一点起,在轨道一侧的底座平面上标出以适当长度为单位的刻度。
5.在长110厘米,宽10厘米的三合板正面贴一块同样大小的平面镜作为反射镜,在三合板背面的两端各固定一根用8号铁丝做的立柱。在底座的上面打两个孔,可以把反射镜通过立柱装在底座上。
【使用方法】
1.把反射镜装在底座上,使反射镜向前倾斜一些,以便使学生看清钢球在轨道上运动和刻度尺上的数字。
2.把演示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不平时可在一端垫一些硬纸板。
3.在平轨道部分铺上平绒布,让小球从斜轨道的顶端自由滚下,在小球停止滚动后记下小球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距离。
4.把平绒布去掉,换上棉布,重复上述实验,可以看到小球运动得较前远些。
5.去掉棉布,让小球从斜轨道顶端自由滚下,由于钢球与铁丝轨道之间摩擦很小,可以看到小球运动得很远,并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球不受任何阻力的话,就可以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样,学生即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注意事项】
为了使钢球在水平轨道上近似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又不致运动过快跑出轨道以外,在做铁丝轨道的斜坡部分时,坡度要小些,使小球在水平轨道运动时初速度小一些。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运动和力”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感应强度》ppt课件4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感应强度》ppt课件2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ppt课件3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ppt章末整合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源和电流》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ppt课件2
2013人教版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3节《电场强度》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场强度》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2)《传感器的应用(二)》ppt课件3
2013人教版选修(3-1)《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flash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3
2013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感应强度》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课件3
2013人教版选修(3-2)《传感器的应用(二)》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简单的逻辑电路》ppt课件1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ppt课件
2013人教版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ppt课件2
2013人教版选修(3-1)《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2
2013人教版选修(3-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ppt课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