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固体液体气体的转化,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熔化、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相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在凝固过程中放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熔点晶体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 沸腾当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水的内部就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时,它的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就散发到空气里,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上的气压有关系。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都会发生汽化现象,这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都可以加快液体蒸发。要减慢蒸发,则应当采取相反措施。 液体蒸发要吸热,蒸发时温度会降低,说明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气体液化要放热。
电冰箱是根据物质汽化时吸热的原理制成的。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固态物质升华时要吸热,气态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固体液体气体的转化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复习高三物理知识点!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4《单摆》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9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WORD教案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4《传感器的应用实验》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WORD教案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3《传感器的应用(二)》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WORD教案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WORD教案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6.2《传感器的应用(一)》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WORD教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