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考试说明,立足于课本复习,将各章节的知识点复习全面、扎实
将各章考察的知识点(在本年度考试说明没有到的情况下借鉴上一年的考试说明)明晰,制成表格,认真看书落实概念和规律。
2010年《考试说明》“物理知识内容表”中共列举了111个知识点,其中包括93个知识点和18个实验。表中要求为“Ⅱ”的内容为36个,其中20个属于力学范围,14个属于电磁学范围,2个属于光学范围。
2010年高考物理理综(北京卷):
题号 | 考点 | 题号 | 考点 |
13 | 狭义相对论 | 19 | 结合图像考查自感 |
14 | 光学 | 20 | 结合图像,综合考察力电知识点 |
15 |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 21 | 改装电表实验 |
16 | 万有引力 | 22 | 平抛运动、能量综合题 |
17 | 振动图像和波的图象 | 23 | 联系实际,霍尔效应应用 |
18 | 电容器演示实验、控制变量法 | 24 | 动量守恒,结合数学知识求解 |
考查点一般都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全部知识点的60%以上,其中包括绝大多数B类考点。
许多试题,基本物理内容取材自课本但又不是照抄课本习题,而是稍微变换一下情境,改变一下设问角度,或是稍微提高了综合性和灵活性(例如2010年考题的电容器、自感现象、以及霍尔效应等题目),目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学物理课程之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状况进行有效的区分。课本和课内是基础。基础牢靠,才能扎扎实实地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所以,同学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重课本。
二、 要重视各章节的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体会基本物理思想
高考物理试题要求对物理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并能熟练灵活的运用,特别要求能把所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应用到运动和变化的物理过程中。中学物理课程中,典型的物理过程总共约60个。
例如在《相互作用》一章中有“力三角”、“动态平衡”、“斜面上分析静摩擦力”等典型情景,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中有“瞬时加速度”、“斜面”、“连接体问题”、“传送带”、“临界状态”、“小球落在竖直弹簧上”等典型情景;《电磁感应》一章中有“导轨上有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线框穿磁场”、“闭合线框中磁场随时间变化”、“二次感应”、“在地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等一些典型情景。
在大量习题泛滥的题海之中,要抓往少而精的反映典型物理过程的重要例题,认真做,重复做,边做边认真体会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
在总复习中,只要抓住这些典型的物理过程,对它的各方面的细节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就可以抓住解决这一类的一系列问题的共同线索,有利于举一反三,提高能力。在对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中,特别要注意易混易错的问题,如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判断、守恒定律应用的条件等。
我在给四中网校的同学上课时曾多次提到复习中要注意体会基本物理思想,例如对于形象化的物理图景的想象和感受;简化的物理模型;恰当选择参照系;重视进行定性分析;重视估算;把握对称性、可逆性、特殊点等等。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受力分析的具体方法;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怎样选择和变换研究对象;怎样正确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怎样用图象表达物理过程的方法;逆向思维的方法等等。
三、 要重视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解题程序,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
解题首先要通过审题,搞清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在搞清楚物理过程之后,应把每一个物理过程用所学过的定理定律加以描述。我们学过的“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都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过程,当然要注意守恒定律的条件;还要注意衔接各个过程的状态,比如“速度”这个物理量一般不发生突变,它既是上一阶段的末速度,又是下一阶段的初速度,针对状态来研究,一般是用牛顿第二定律;一般的,即使是一道综合题,也可以根据将物体运动分成的若干状态来求解,往往写出描述每一状态的方程,题就有解了。
高三复习题量大,时间紧。要准确而迅速地解题,必须在学习和复习中养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
例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整理学习资料;有问题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的习惯;做题完之后“想一想”的习惯;还应指出的是,解计算题时,须注意书写表达的规范,例如设定字母符号的意义;指明研究对象;规律应用的条件;图景的几何关系和方向的说明;单位的规定等等。
综上所述,高考第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之后进行的复习不会像第一遍对知识点如此细致。如果第一轮复习做得扎实,必将在以后的各轮复习中获得长足的进步!
2013教科版选修(3-5)2.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二3.2《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01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3章第5节《核裂变》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4《楞次定律》PPT课件1
教科版必修二2.2《圆周运动的向心力》PPT课件02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2章第1节《电子》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4章《波粒二象性》ppt复习课件
教科版必修二2.3《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PT课件01
教科版必修二2.3《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PPT课件02
2013教科版选修(3-5)1.3《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2.2《描述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4)第6章第5节《广义相对论点滴(选学)》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1章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3章第1、2节《原子核的组成与核力》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3.4《原子核的结合能》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5)1.1《碰撞》ppt课件
教科版必修二2.2《圆周运动的向心力》PPT课件01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3章第6、7节《粒子物理学简介》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4.1《量子概念的诞生》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1.4《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4章第3、4、5节《光的波粒二象性》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2章第3节《光谱 氢原子光谱》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4.2《光电效应与光量子假说》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2.1《电子》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2.1《交变电流》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5)2.4《波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ppt课件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2章第4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1.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PPT课件1
2013教科版选修(3-5)第3章《原子核》ppt复习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