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即相对此平面有没有一定的高度。若有,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若没有,则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
在物理学中把mgh叫做重力势能,用E表示,即E(p)=mgh。[( )内为下标] 重力势能是标量,单位为焦(J)。与功不同的是,功的正负号表示作用效果,比较大小时仅比较数值;而重力势能中正数一律大于负数。在重力势能的表示式中,由于高度h是相对的,因此重力势能的数值也是相对的。说某个物体具有重力势能mgh,这是相对于某一个水平面来说的,把这个水平面的高度取做零,这个水平面称为参考平面,物体位于这个参考平面上时,重力势能为零,因此参考平面也称为零势能平面。经典物理对重力势能的理解就是当一个物体处在一个位置,相对于参照平面,重力可以对物体做多少功,使物体获得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就说重力势能是多少。但并不是说重力势能为0就不具备做功的能力,这是由其相对性决定的。
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种,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由于重力和万有引力是同性质的力,因此在物体的高度不能忽略时,将重力势能称作引力势能更合适些,也就是说,重力势能就是引力势能,在目前的考纲中,除专门讨论重力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纬度和高度)变化而变化外,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因此也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引力势能。
两个物体仅受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的重力势能:
两个物体仅受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的过程其实挺复杂的,首先要把二体问题(两个物体之间由于引力运动的问题)转化为单体问题(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固定的物体的引力而运动的问题,转化的方法在某些普通物理教材和理论物理力学教材当中有讲),再把直线运动的过程看成是椭圆运动过程的极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另外,如果求的是碰撞前的瞬时速度的话,可以先用动量守恒判断出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再用机械能守恒求出碰撞时的速度,不过这种方法要求碰撞的物体是有大小的球体,否则只把它们看作质点的话碰前一刹那的引力势能为负无穷大。
如果考虑g是变量的话,那么重力势能就过渡到引力势能,引力势能表达式是-GMm/r,不过零势能处在无穷远。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2014年高考物理电容器知识点试题专练
2013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3届高考物理实验测试题练习
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答案分析
深圳市五校14年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上册试卷(附答案)
2016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2015届高考物理复习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策略及命题特点
2015年湖北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练习
福建2014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附解析
2015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5高考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有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会考模拟检测试题
2015届高考物理单元验收试题(附答案)
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精炼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精练
2015届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物理试题磁场汇编
选修1高二物理学科第三章同步练习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013年高三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2013年安徽理科高考物理试题
2014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预测试题及解析
2013高考物理:电学实验 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每年)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2015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力物体的平衡
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电阻
2014年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