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和 得出 ;再应用 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 即 。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8.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4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课件1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1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件1
磁与电课件4
磁与电课件3
宇宙航行课件3
验证机械所能守恒定律课件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7
认识机械效率课件
2017届广东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9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5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3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课件2
2017届广东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7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件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课件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件2
圆周运动课件2
宇宙航行课件1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课件3
曲线运动课件2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2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件1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4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课件2
磁与电课件1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课件1
宇宙航行课件2
曲线运动课件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