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上图就是部分海鸥牌、晨光牌、西湖牌照相机的镜头,它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毕后,应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擦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拭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2)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现代的光圈,都是由许多叶瓣组成为可变孔径的。只要转动调节圈,即可使叶瓣均匀地开合,现出不同的光圈孔径如下图。这种光圈装在镜头的两个透镜组的中间。
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相对孔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a/f。
一般照相机上光圈的相对口径选取的数值分别为:1/2、1/2.8、1/4、1/5.6、1/8、1/11、1/16、1/22等等。相对口径在相机镜头上通常用2.8、4、5.6、8、11、16、22等数字表示出来,这些数字只表示出相对口径的分母,因分子总是1,故略去不写了。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口径越小,所以照相机镜头的光圈环上的数值越大,通光量越小。前面一个数字的通光量是后面一个数字的2倍。
(3)快门
小型照相机的快门,一般可分为叶片式和卷帘式两种。叶片式快门是用3片或5片极薄的金属片制成,装在镜头前后两组透镜中间,叫做中心快门。快门的速度有1~1200s的,也有1~1500s的。
卷帘式快门装在机身后部,接近于底片平面,叫做焦平面快门。卷帘用坚实的胶质绸或金属帘片制成。在调节曝光速度时,它的进光口能改变宽窄如上图。卷帘快门的速度比叶片式更高,可达14000s。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3《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2《声音的特征》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3《光的直线传播》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9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2《人眼看不见的光》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5《光的反射》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1.3《令人厌烦的声音》WORD教案5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