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物理新课改的深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倡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科学探究的具体实施在农村中学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教师口头上在喊我们在课改,但实质改了些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值得教师们探讨,我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亲身的物理教学中,发现提出问题是学生突破科学探究瓶颈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学生有问题提出、敢于提出问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热忱才可以被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才可以得到培养。所以提出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它也给科学探究带来实质性飞跃。
关键词:物理 教学 探究 提出 问题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从新教材的前言部分,同学们就知道了物理学的发展是一条探索之路,物理学家在探索之路上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最终敲开了知识的大门,收获成功的喜悦。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是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们而言,身边的许多现象都是新奇的,这样把这些现象和物理相联系,就得让教师成为引路人,因此科学探究是同学们探索真理,走进物理之神奇的必要手段,那么学生会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成为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中国学生普遍学生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外国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中国的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的精神”。从杨教授的话中,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体会其中的内涵,深感责任的重大。因此在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也是探究的动力,我们要深知引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成为同学们学到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手段,而以前的教育模式: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看实验过程,教师提出实验结论,学生记住这些结论,就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这样的教育下根本就没有几个学生能独立探究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问题可提,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1.学生中有极少数人有问题,但又不肯提出来。因为中学生怕被人嘲笑,怕被人批评。一直以来学生“沉默是金”,至少保全了面子的观点还很严重。
2.学生中较多的人压根就没有提出问题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
3.教师不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培养。许多教师还没有从主观上去想课改为什么要改,多年的老的教育模式很难一下改变,部分教师在旧的教学中教学成绩也很好,就觉得是课改成功了。另外的教师觉得学生没那样的能力,还不如自己自问自答,即减少学生的麻烦,也节约了时间。
4.农村普九中学自身条件和任务使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学生即使有问题提出也找不到合适的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
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给做基础教育的教师很大的发展的空间。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带着新的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会提出问题了,能够提出好问题了才能让课改进入实质性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才能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针对农村中学物理教学帮助、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引导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让学生想问为什么?敢于表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探究。
(一)从心理上克服学生障碍
让学生敢于提问,心理学表明,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他的智商并不比别人差,只是他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在农村中学中,许多学生都以为自己就是最差的,心理上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所以提问的想法根本就没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过。
1.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习惯均较差,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勇攀科学的高峰,在教学的工作中,随时贯穿物理学家探索真理之路的艰辛,特别给学生讲解物理学家在生活中的小故事,例如:牛顿在树下休息的时候,一个苹果落下砸在他的头上,他就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是什么让熟透的苹果向下落?在这些问题的探究下牛顿最后提出了重力。因此同学们的一生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小问题,小问题中也许包含了大道理,所以我们重视榜样带给学生的示范作用。
2.教师应当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许多问题会想在心中,就是不敢大胆的表述,或者表述时怕自己说不清楚。因此这时教师的鼓励就尤显重要,学生第一次提出问题需要的是勇气,站起来时满脸通红,心跳加快是最常见的事情。此时,教师建议学生做深呼吸,静几秒钟,让心跳慢下来,最后学生或多或少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问题表述出来。教师的激励是学生表述的动力,我们要对学生说:“你行”、“你一定能”等等,教师不要小看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在学生心中说明我们教师是充分相信他们。
3.教师和蔼和亲的态度是学生敢于表达的关键。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当你面对的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要有微笑的脸庞,诚恳的态度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微笑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特别对相对不爱提问的学生,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即使这次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该对他说:“相信自己,下次你一定能提出问题的!”教师作为物理科学探究的引导者,要以一颗包容的心,让你的学生在你的感化下敢于表述自己的问题、争先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争做课堂表演的主体。
(二)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是和实际的生活联系的最密切的学科,教师要会创设物理情景,培养学生知道提什么问题,提出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设置各种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并非教师把问题告诉学生,教师只是引导的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发现问题所在。
1.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例如:我们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教师先录制一段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发声,然后放给学生听,对于声音同学们每天都在接触,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各种声音为什么一听就可以加以区分?我们又靠什么听到了声音?总之,学生联系生活就提出了这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实验还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手段,近两年课件的新起,部分教师追赶时髦把课件代替了实验,那样做是适得其反,学生在模拟的实验中那会有在实际的实验中那么容易找到问题呢?而且,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做好实验,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时候,在教室的前面放一块很大的平面镜,让一位同学来展示他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在平面镜里的像,从而引导学生提出:同一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大小会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吗?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境中,同学们都勇跃的提出问题。
3.从学生自身体会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感受物理情境,学生从中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时,让同学们两只手相互搓一会,手掌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就会提出:为什么手掌变热了?手的温度升高了,从那里得来的热量呢?象这样的小实验教师切忌一手包办,让学生主动参与才可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探究真理的改变,让学生体会生活就是物理,物理就是生活!
4.从新教材的图片上提出问题。物理新教材的图片都是真实的某些物理情景的再现或是物理情景中一瞬间的放大,彩色的图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探究性,每一个图片都可以提出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例如:光的传播这节有在茂密的森林拍下的图片,同学们看后就可以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吗?光的转播速度是多大?等等。图片带给同学们直观视觉,针对图片中的重要点就可以提出问题了。
提出问题作为物理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探究,教师引导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阔的阅读材料,特别是物理情景的再现要得心应手,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提问技巧,并非良莠不分,学生胡乱提出一通。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
第一、提出问题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对部分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就不给予评价,其实学生就是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之上才可以提出更好的问题,问题的简单并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评价,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基础上看待提出问题的价值。
第二、教师要制造教学探究的气氛,好的气氛可以感染学生,在教学艺术活动中,引起学生相互争论,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更可以烘托课堂氛围,通过争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达到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争论。大多数学生可能提出相同的问题,也就达到了一节课教师和学生主要解决的是什么,次要解决的又是什么。课堂结构就有了重难点,学生的参与度也大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促进个体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在新课改深入化的今天,我们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对学生以后工作学习、生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感想、敢说、敢做、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沪科版必修二2.2《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flash课件04
沪科版必修二5.1《从托勒密到开普勒》PPT课件02
2013沪科版必修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
2013沪科版必修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ppt课件2
沪科版必修二2.2《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PPT课件02
沪科版必修二6.4《微观世界与量子论》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3.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系》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2.2《怎样研究匀速圆周运动》PPT课件03
2013沪科版必修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2
沪科版必修二6.3《爱因斯坦心目中的宇宙》PPT课件
2013沪科版必修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ppt课件1
沪科版必修二5.1《从托勒密到开普勒》Flash课件03
沪科版必修二5.1《从托勒密到开普勒》Flash课件04
2013沪科版必修二《爱因斯坦心目中的宇宙》ppt课件
2013沪科版必修二《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5.3《万有引力定律的案例分析》PPT课件02
2013沪科版必修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5.3《万有引力定律的案例分析》PPT课件01
2013沪科版必修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3
沪科版必修二5.2《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PPT课件
2013沪科版必修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6.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2013沪科版必修二《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系》ppt课件1
2013沪科版必修二《研究离心现象及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3.2《动能定理的案例分析》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2.4《研究离心现象及应用》PPT课件01
2013沪科版必修二《研究离心现象及应用》ppt课件2
2013沪科版必修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1
沪科版必修二6.1《经典力学的巨大成就和局限性》PPT课件
沪科版必修二2.3《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PPT课件0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