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三期中考试计划:把握课本知识脉络 理清思路
2014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三)
2014高考物理备考指导:11月-1月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指导
高三必背:2014高考物理考点常见的力公式
高考辅导:物体的平衡知识点
高三期中复习策略:多做题不如看课本
201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机械波考点全解
高三必背:2014高考物理考点冲量与动量公式
2014高考辅导: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倒计时家长鼓励考生的30句话
高三必背:2014高考物理考点运动和力公式
2014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选择题解题秘籍
高三期中考试辅导:注意学习重点和方法
高三期中考试成绩快速提升“4步走”
专家指导: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复习
201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三必背:2014高考物理考点恒定电流公式
201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重点及突破点
高三期中必读:高考高分生各科学习攻略
2014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二)
高三物理备考:关于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知识点
高三必背:2014高考物理考点功和能转化公式
2014高考物理答题六大技巧
201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高分思路
2014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直线运动
期中将至 高三生如何有效提高成绩
高三生必读:零基础学好物理秘籍
2014高考物理第一轮备考:基础问题
高三备战:物理11月-1月的复习计划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