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自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但课程改革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探究,首先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创建合作互助,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自主 互助 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策略
一、对自主学习和互助探究的理解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物理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互助探究是在教师组织下组成有一定人数的学习团体,学生之间有计划、有选择,团结协作,互相帮助,通过共同的实践、实验、操作、信息收集、处理、探究来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探究的关键。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被动现象的办法,实现学生由被动向主动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创建新的课堂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1.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实施有效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传播者或以广博知识体系的呈现者,教师的主要职能应由“教”转变为“导”,“导”的具体表现为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是完全平等的社会成员,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第二、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主体的体现提供机会。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信心.同样的两个学生学习物理并参与教学过程,可他们的收获未必相同。为了使我们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次布置作业。
第四、利用实验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独特的物理实验优势,精心的准备课程,让学生们参与到整个探究过程中来。通过亲自操作则可以让学生们对实验过程和结论记忆深刻。
三、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基本习惯和方法是: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1.认真预习: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2.专心听课:新的课堂模式下,老师讲的少了,取代的学生的发言会很多,听课不仅要听老师的话语,还要听同学的思路和方法。
3.及时复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4.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5.学、练后反思、总结.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四、创建合作互助,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一)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将学生按一定的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并平等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互助、讨论交流,这种学习互惠互利。
1.合理地划分小组:可分为相对固定小组和开放性小组。相对固定小组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水平、性格等进行全面考查、分析、整合,暗分成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进行搭配分组,这种小组便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开放式小组是由学生根据所选问题自由组合临时搭配组建的,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向纵深发展。
2.建立融洽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当自身的环境与人的因素满足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时,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求知识,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办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拓展合作学习的时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在精诚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
(二)科学探究——物理教学的灵魂
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1.科学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探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中,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2.科学探究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科学探究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建立在自己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又接触到其他小组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科学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身科学的情感。在科学探究性随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从“做”中“学”,同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使知识网络化,既可以使那些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学习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克服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
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全方位地推进,才能奏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努力学习和研究探究性教学,使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灵光”闪烁。
其他简单机械拾遗
中国古代对简单机械的认识和应用
物体形状中的物理
比萨斜塔为什么不会倒下?
《杠杆》典例解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简单机械问题的考查趋势
有趣的重心小实验
杠杆还会平衡吗?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二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周密分析,巧解力与电磁综合题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走出摩擦力认识的误区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
自行车与摩擦力
《摩擦力》学习指导
怎样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考点解析
我国古代的农用机械
对物理9年级几个实验的改进建议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
怎样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
《简单机械、功》复习导学案
宇宙飞船里的超失重现象
排除干扰 画重力方向
《力和机械》学习指导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吗?
《杠杆及其它简单机械》考点分析
“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解析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