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解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一定相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本题中研究的是桥的运动状态,“桥流”说明桥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状态,那么所选参照物与桥之间的位置应该发生了变化。诗人在桥上走,以流动的水为参照物,水是相对静止的,桥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桥流水不流”。故选C。
点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具体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应根据研究的对象来定,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例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以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解析:“看山恰似走来迎”说明山是运动的,而山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所以肯定是以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因此是以船为参照物,“是船行”说明船是运动的,所以是以山为参照物,故选A。
点评:这是一道经典题目,对于这类参照物的题,一定要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而参照物的选取又是任意的,注意灵活选择参照物。
例3.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解析:以行船为参照物,行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树是运动的,所以会感到“远树来”。故选A。
点评:此题中“不疑行船动”和“唯看远树来”两句研究的对象不同,所选的参照物也不相同,应注意区分,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的辨别之间的关系。
例4.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_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_的。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例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和______。
解析: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答案为:船、岸边。
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
例6.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话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是______的。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以“青山”为参照物,“舟”与“青山”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舟”是运动的,所以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因为“地球”与“卫星”同步,以地球为参照物,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它又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青山;地球;运动。
例7.“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
解析: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与河岸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与游船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游客与游船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他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例8.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月之东驰”是因为选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_____的。
解析:“月之东驰”是说月亮在运动,而月亮正是相对于“游云西行”来说的,它们之间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故此时所选参照物为云;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与云的位置都在发生改变,所以它们都是运动的。故答案为:云;运动。
点评:中国的古诗文中很多都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在理解时首先要明确诗文的含义,再与相应的知识进行对号入座,并用现代的物理知识对古文中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解释。
秋季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试题:15—16年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机械运动复习试题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声、光、热专题复习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密度与社会生活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1、2章复习题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五六单元测试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物态变化试卷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试卷:2015—2016学年
2015年秋季学期初二物理期末复习测试卷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测试:计算专题
15年秋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卷(人教版)
苏科版附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
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沪科版含答案
2015年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训练检测试卷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卷(苏教版)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汽化和液化
(考前必备)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简单运动
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卷2016届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练习题人教版
沪科版质量与密度单元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练习题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第一二章测试题
乐音的特征测试题及答案苏科版
2015-2016学年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测试题沪科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16学年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电阻的串并联试卷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