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目标
1、观察物体上浮、下沉、悬浮的现象,寻找使物体浮与沉的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小制作和查阅打捞中山舰的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动手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小木块、小石块、小铁块、小塑料块、橡皮泥 量筒 水等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 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学习过浮力的有关知识,知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进行新课
进行交流与讨论:交流一:上浮的物体有小木块、小塑料块、下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小铁块、橡皮泥。
交流二:上浮的物体最后漂在水面上,下沉的物体最后落到容器的底部。
交流三:把橡皮泥做成碗状,橡皮泥也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交流四:提出问题,有没有什么物体可以悬浮在液体中呢?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又怎样使上浮的物体沉下去?
演示活动一:
把一生鸡蛋放入盛水的500mL的大量筒中,可以观察到鸡蛋下沉到量筒的底部,把一把盐撒入水中,等一会儿,发现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此时合理调节好盐水的浓度,可以观察到鸡蛋能停留在盐水中,如果再向盐水中加盐,又可以看到鸡蛋继续上浮。
演示活动二: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直充满氢气的气球,手抓住系着气球的细线,可以看到气球浮在空中,手一松,气球往上跑,在系着气球的细线上挂一重物,又能使气球下降,哪位同学能使气球漂浮在空中?
学生进行演示:调整所挂的重物,能使气球停在教室内。
分析与交流:同学们想一想,使物体上浮与下沉的过程中,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你所采用的这些方法中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你是如何改变这些力的大小的?
归纳与小结:使物体上浮或下沉,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
提出问题:那么,物体上浮与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一:如何知道物体的重力大小?
问题二:如何知道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呢?
问题三:对于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如木块,其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又如何测量?
问题四:如何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呢?
小结:我们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以用实验器材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根据所知道的浮沉情况与实验结果,就可以分析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了。
活动器材的选择:弹簧测力计、量筒、水、木块、小铁块、螺丝帽、铁钉、配适当重物的小玻璃瓶等。
活动操作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缓慢浸没在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书本中的表格中。
分析活动探究结果。
活动交流与总结一:
当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
板书:
当G物>F浮时,下沉;
当G物=F浮时,悬浮;
当G物
评价与思考:
在活动中,我们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密度使物体上浮或下沉、悬浮的,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使物体上浮、下沉、悬浮。
学生看书了解有关浮沉条件的利用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 学生需尽早找出自己强项
高中物理知识点:气体的性质公式
高中物理知识点:振动和波公式
高三物理第二学期平抛运动同步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2016中考物理预测考点电路与电流性质和定理
高考物理:力和物体的平衡
2016中考物理预测难点超导体的作用
高考物理:原子物理知识点
高考物理:机械能知识点
2016年中考一模临近 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恒定电流公式
高考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稳恒电流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动量守恒
高考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
2016学年高一下册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训练题
2016学年度高一必修2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2016届高三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电场力的性质的描述单元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
高考物理知识点:动量定理的六种应用
高考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电场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
高考物理:磁场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