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许多进入初中的学生都感到物理难学,怕学物理,而且课堂上也不愿听,老师也感到难教,不管老师多么用心,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老师花的时间越多,学生越反感的反差现象。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八年级物理引言教学一定要上好,在这一节教学中,要达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的目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认为在物理引言教学中要从物理“三性”入手,去实现这个目的。
一、趣味性
物理课要有趣味,这是人们的共识,因为有趣味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八年级物理引言课富有趣味呢?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定律、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多数初中学生,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引言课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这节引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用手中铅笔和小刀跟老师一起做压强实验,用纸张和钢笔做惯性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和纸做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塑料笔,吸引碎纸屑;教师用眼药瓶演示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木板和平面镜表演潜望镜,用水和玻璃演示光的色散实验,用漏斗向下用力吹乒乓球,乒乓球却掉不下来;在竖直的水柱顶端放一个乒乓球,奇怪,乒乓球被“粘”住了。通过做或观察这些实验,我们要告诉学生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若干的课外小实验。我们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要做的实验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笔者通过多年观察,学生经常使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动手做实验的欲望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理论性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引出物理概念、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因此,物理课要注意实验和理论。为了使物理课富有理论性应主要做好下面两点:
1、让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这是体现物理课本理论性的基本保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明课改方向:“物理课程始终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过程,而不是过分强调实验的结论。应大幅度增加中学生物理课程的实验内容,提升对实验动手能力的要求。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能由别人来代劳。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应改变为以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从而构建探究型学习过程。”新课改以来,广大物理教师更加突出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同时,物理教师应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这样边学边做,不仅增加了物理课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学生从现象上升到理论,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如果说实验是物理本味的表象,理论便是物理本味的实质。所谓以“物”喻出“理”的本质、现象是物理的趣味所在,理论才是物理的精华,才是实验现象的升华。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缘何如此,并概括出实验所揭示的事物本质规律。现在很多老师很重视物理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但最能显示物理本味的理论规律却往往被安排在可以忽略的位置──即存在的问题是,重视应用却忽略了理论思考。纵观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很多是先有了理论猜想或理论推导,然后才根据理论进行验证或应用的。例如冥王星的发现,就是在理论上先推测到了它的存在,然后天文学家才发现的;又如,众所周知的原子弹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熟之后,才被应用研制出的;包括其他的很多理论,也许当初发现它的时候,并不知道它将来有什么作用,直到后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时不也有人问他这能有什么作用吗,法拉第的回答是精彩的:“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你又如何知道他将来会成长为什么呢?”作为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生活应用中要创新,更应鼓励学生要在理论上能有所创新,理论的创新才是最大的创新。在《引言》课的教学中,对本节实验现象的解释不要对学生要求太高,只要学生能用小学自然学到的知识简单解释或举出生活事例证明就可以了,理论上不要太强求,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理论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引言》课的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规律,然后上升到理论,最后得出结论;在《引言》课的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树立理论意识。
三、方法性
学生接触物理后,迫切想知道用一种什么方法可以省时高效学习物理,在《引言》中书本介绍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有三种,学生一看就明白,学生在心中还是在嘀咕,物理上要背的理论我怎么去记呀,有方法吗?我告诉学生有技巧,当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每上完一节内容,老师就会收集或自编一些识记方便且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以帮助你们更为轻松地记下相应内容,当然记忆都只能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记。比如,我们后面要学到凸透镜成像,我将规律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我教学生记:“使用天平莫粗心,水平放置码对零。调节螺母看横梁,左物右码两盘分。选码先视物、镊码必放轻。恢复平衡再算明,脏、化、超量不能称。”二力平衡条件我让学生记:“同体,共线,等值,反向。”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我让学生记:“动者无力匀动,静者无力永静;衡力等于无力,动静参照而定;动态变化必受力,受力未必是动因。”学生通过随堂记忆,效果很好。教师用自己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的语言,告诉学生记忆的技巧,很快引起学生高度注意,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对于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如果把整个物理知识体系比作一座宫殿的话,初中物理就是学生进入这座宫殿的入门和启蒙。八年级物理《引言》课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初步的理论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铺垫。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串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浩瀚的宇宙》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12.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电功和电能》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电功和电能》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测量导体的电阻》ppt公开课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9.6《变阻器》PPT课件3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串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变阻器》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9.4《电压测量电压》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学案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探究――物质的密度》word学案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9.3《电流测量电流》Flash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变阻器》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浩瀚的宇宙》ppt课件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10.4《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9.6《变阻器》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欧姆定律的应用》ppt课件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