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一般来说,固体中声速最快,气体中声速最慢。
4.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人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
1.空气传导:外界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2.骨传导: 外界声音————————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二.双耳应、立体声
1.双耳效应:通过双耳可以感知声音是从哪个位置传过来。
2.立体声: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箱放音,我们感觉到声音好象是从某个位置传来。
§1.3《声音的特性》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指尖声与沉声)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指大声与小声)
音色:不同物体发声特征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指不同物体发声)
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大于20000hz
次声波:小于20hz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可从两方面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噪声是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二、噪声等级单位:分贝(db)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三、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5《声的利用》
一、声传递信息
1.回声定位.(如:蝙蝠靠超声波探测 )
2.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和探测鱼群.
3.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如:b超)
应用实例: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测海深 超声波探测鱼群 b超
二、声波传递能量
1.超声波清洗机.
2.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应用实例: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除结石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对物理教学现代化的思考
引趣启智
科学探究要“探”“究”并重
激发 “学困生”学习物理兴趣
物理教育观的八个转变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和的实践与思考
小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中的控制变量法
物理认知结构的塑造
科学与媒体应该是好朋友
处理课堂教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探究
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
解题中的常见错误与对策
探究式物理教学
上好初中物理试卷评讲课
掌握课堂提问艺术
平抛实验的改进
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初探
高一新生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中考物理复习的策略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新教材中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惯性:教学中的难点
建构一种新的理科教学模式
单摆周期实验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