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中不是以“导演”的身份出现,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长”,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这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状况无益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放手,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有一些体会,现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并恳请指正。
一、让学生成为实验演示的主角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当初二学生拿到新的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望很迫切。因此,我总会借助这个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序言时,我事先在每个班物色几个中差生,请他们回家把教材上的一些小实验预先做一下,成功后上课时上讲台给全班同学演示,这样,既给这些学生以信任的暗示,又可消除他们学习物理的害怕心理,同时以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就能使学生像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又如在上“测量”这节课时,让几个上讲台学生互相测量对方身高,将记录的测量值写在预先设计好姓名的表格中,其他同学则针对他们的测量方法、步骤,记录数据等做出讨论、评判,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就不觉得学习困难了。类似地,在教其他各章时,也让学生参与部分演示实验,通过学生上台演示,既可考查学生操作的基本功,同时,可发动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不足之处,这时,往往一些微小的错误都逃不过同学们的眼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思想的集中,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由于学生共同参与了实验,因此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大有好处。
二、让学生成为教学情景表演的主角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老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更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在教学中,我常常就地取材创设教学情景,设计一些教学表演活动,以师生共同演练或教师导、学生演的形式组织教学。如上“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让两名学生在班上或站立不动,或速度相同、或速度不同行走,由此引导学生对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参照物的讨论。又人在讲“光的反射”时,让学生上讲台用肢体来模拟入射光、反射光、法线;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让两个学生穿着旱冰鞋拔河等。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通过简单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立体模型,在此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三、让学生成为探究物理规律的主角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最佳心理因素,吸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诱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从而促进学生下决心学好物理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让学生喜欢物理课呢?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兴趣。而要想找到兴趣,就必须去做,去实践。现在,有三句比较流行的话:你只是听,就容易忘记;你看见了,就记得牢;你去做,就学会了。我认为还可以加上两句:你学了,就有所得;有所得,你就会感到乐趣。二是要想方设法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的学,让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探究活动是一条有效途径。本着这个想法,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过去学生在解答“检查电路故障”这类习题时,往往感到比较困难,因此笔者设计了“小电工考牌”这样一种探索环境:发给学生电池组、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好的和坏的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并组成电路。要求学生或利用电流表或利用电压表或利用导线来找出坏灯泡。凡找出坏灯泡并说出了一种正确的方法,就授与“小电工”合格牌,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当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找到了一种或多种方法时,都非常兴奋。教师将学生的方法集中起来,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这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的方式,使学生自然产生与教师交流的愿望,师生的教与学的信息的交流就有了动力。
又如讲“大气压”前,我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大气压?“、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大气压?”有些学生翻书后作了回答,我又启发他们“书本上的知识比较基本,但面比较窄,如果你想更多更详细地了解大气压知识,还有什么办法?”有的学生说:“查阅资料!”有的说:“看电视、光碟!”有的说:“咨询别人!”有的说:“上网查阅!”于是,他们分头行动,积极探索。上课时,不少学生争先恐后上讲台来展示他们的探索成果。当有个同学汇报了在菜市场咨询卖鱼小贩,知道了市场上卖的深水鱼为什么都是死的后,大家都为了解了更多的物理知识而会心的笑了。通过这样的探究,使学生了解和知道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的途径,为自己的探究学习、思考观察,不断走向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让学生成为问题讨论的主角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问题,可以说是轻松、活泼、和谐,无所顾及的,而且他们也有很多话题要争论。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改变自己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空出时间让学生多讨论和争论。同时,老师也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溶入其中,减弱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使师生之间有一种融洽和默契。
对于某些物理规律和实验结论,我往往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结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完整地表达解题的思路,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后再由老师来总结。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往往用的是“学生语言”,互相之间更容易理解,有时候,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比教师的解答方法更容易被其他学生接受。比如,讲光的“折射规律”时,如果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话去记忆这个规律就很罗嗦,学生也往往记错。后来我发动学生自己找出记忆这个规律的简便方法,结果学生提出只要记住“在空气中的角度大”就行了,果然,在后来的练习中,学生就很少出错了。
在解题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经常有些学生拿着他们自己的解题方法来跟我探讨,而他们的想法中往往也有不少的独到之处,有的方法甚至更简单易懂,这时我把他们的方法在课堂上推广并当众予以表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放开手脚,勇于设疑,敢于创新,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下自己做主。这样长期训练下去,让学生养成善思、善问、善辨、善学的好习惯,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确实是物理课教学中应该推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创造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发挥多种教育途径的相互作用,全方位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能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5.1《从永磁体谈起》PPT flash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9.1《最快的“信使”》flash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6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9.1《最快的“信使”》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8.3《电能与社会发展》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9.3《走进互联网》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2《热量和热值》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1《从闪电谈起》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3
2016春粤沪版物理九下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5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PPT课件3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6.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PPT课件1
2016春粤沪版物理九下18.1《家庭电路》ppt课件
2016春粤沪版物理九下17.3《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ppt课件3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单元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8.2《怎样用电才安全》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单元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4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1《怎样才叫做功》PPT课件2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16.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PPT课件1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3.2《比较做功的快慢》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