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我县初中物理教师队伍的现状
1.学历低、专业人员少
物理教师队伍的学历低、专业人员少、知识陈旧老化.
2.改革意识不到位
教师头脑中更多的还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几年甚至几十年,眼睛依旧盯着知识点,围绕着重点、难点、考点转,应对的是统一考试.
3.忙于工作,轻视学习
由于经济制约和其他原因,教师与学生的配备比例失调,造成班额大,教师的周课时多,教师把精力都放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上,轻视了知识的再学习,致使教师的知识单—贫乏.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和渗透现象愈来愈突出,从而使科学知识趋向于综合化、整体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横向开拓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邻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具有多层次、多序列、系统的知识结构,有一大堆情景,有引导学生经历过程的经验,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二、亟待“充电”的内容
对教师提出再学习的要求,这个学习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是要求步入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学习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进行多维“充电”.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标准》的实施,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而且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用“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新的课程理念武装头脑.
2.学科间的相关知识
《标准》与前教学大纲相比较,对“内容标准”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趋向于综合化、整体化.例“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例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面就联系到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又例,“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联系到了历史、政治、化学等学科有关知识.再例,新教材中,所有的物理概念后面都标注了英语.这些英语单词,多是专业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应学会这些单词.类似的内容很多很多.为此,教师要多学习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多领域的“充电”.
3.社会发展的相关知识
《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这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求教师具备:资源(能源)、人口、环境和生态、交通和居住等方面的知识.例:物质(塑料、化肥、农药等)对人类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大部分物理教师基本上是空白,亟待我们去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再学习.
4.科技发展的有关知识
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若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科学发展前沿的了解,既要领先于学生,又要全面于学生.以丰富的新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方面的应用;航天技术的发展状况;数字电视的前景…….这些知识急需我们去学习、了解,以便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5.日常生活中技术应用的知识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应“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日常生活中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例:微波炉的原理、数字相机、音视频的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激光手术、超声波的应用、网络技术等,做到对日常生活中技术应用的实际问题,能提起头就知尾.
三、“充电”的途径
1.阅读报刊杂志、查阅资料
阅读和收集资料是“充电”的重要方式.到公共图书馆查阅相关科技方面的图书资料,查阅有关科技方面的视听光盘或录象带,它不受时间、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当场查阅或借阅,从社会或科学发展及技术应用的栏目中吸取一些新的知识.
2.收看电视、听广播
平时应注意跟踪电视台或者电台的科技节目.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体,集视听为一体,直观易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都有科普教育栏目,通过这些栏目:一是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自身的科学学习;二是对这些节目中与物理课程的相关程度、难度等有所了解,以便在教学中及时给学生指出获取最新信息的渠道.各级广播电台的科技方面的新闻,也值得一听.
3.上网查询
科学教育网站,有综合性的、有专业性的,有的和中学课程结合十分紧密,有的对扩大知识面很有好处.这类同站有的交互性很强,有的则以展示科学成果为主.也可以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中使用.这又是一种便捷的“充电”方式.
4.调查研究
到科技馆、工厂、农村、科研等单位进行某些方面的调查研究,睁大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从中既可以学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又可以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充填自己的知识空白.
四、“充电”过程的建议
1.先急后缓(计划性)
首先按照新教材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序次,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知识状况,找出需要“充电”的内容.然后列出“充电”内容的计划和序次.再针对“充电”内容分别找出“充电”的最佳途径.
2.养成习惯(持久性)
养成再学习的良好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弄清当地的电视台、电台科技栏目的播放时间,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在不妨碍教学的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视听时间,早晨听晚上看,白天抽时间去阅览.
3.戒骄戒躁(发展性)
每个教师都应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因为学到了一些知识而骄傲,也不能因为需要“充电”的知识太多而急躁.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要干到老学到老,追求到老.
再学习能力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时代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粤沪版物理九下20.1《存在能源危机吗》ppt练习课件
粤沪版九上11.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5.4《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2.2《热量和热值》ppt课件1
粤沪版物理九下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ppt练习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1.2《比较做功的快慢》ppt课件1
粤沪版九上《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动能和势能》ppt课件
粤沪版物理九下20.2《开发新能源》ppt配套课件
粤沪版九上11.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影响动能大小因素》flash课件
粤沪版物理九下19.2《广播电视与通信》ppt配套课件
粤沪版物理九下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2.2《热量和热值》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5.3《探究电磁铁的磁性》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1.1《怎样才叫做功》ppt课件1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1.1《怎样才叫做功》ppt课件
粤沪版物理九下19.3《走进互联网》ppt配套课件
粤沪版物理九下20.4《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t练习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ppt课件1
粤沪版物理九下《电能与电功》ppt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2.1《认识内能》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1.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2.1《怎样认识电阻》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12.2《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粤沪版九上《动能和势能转化》flash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2.2《热量和热值》ppt课件2
粤沪版物理九下19.2《广播电视与通信》ppt练习课件
2015秋粤沪版物理九上11.1《怎样才叫做功》ppt课件3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