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论观点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光子可分吗?物体吸收光子时,光子能量完全吸收吗?光量子的能量可分吗?
在微观世界里存在能量不连续的普遍现象。这是微观世界有别于宏观世界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吗?宏观物质连续可分,能量连续可变。宏观与微观有联系吗?
量子论读与想
普朗克很早就投入了对黑体辐射的探索,在用经典物理理论无论如何都解释不了探索结果的情况下,他对经典物理理论进行了否定,提出崭新的量子假说新概念,并据之得出了公式,把辐射能量与辐射光谱统一了起来,解决了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的量子假说认为,辐射是由一分分的能量组成的。就象物质是由一个个原子组成的一样。辐射中的一份能量即是一个量子。量子的能量大小取决于辐射的波长,波长越短,能量越大;波长越长,能量越小。换句话说,就是量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所谓量子,来自拉丁文“分立的部分”或“数量”一词。光正是一个个量子的连续发射,但由于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现象,所以看不到一个个分离的量子,而看到的是一道道光线。从而,为新物理学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摘自《普朗克首创“量子论”》
普朗克提出能量的量子化,没有提出光量子思想。能量量子化与辐射波
爱因斯坦针对光电效应实验与经典理论的矛盾,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即E=hγ。---摘自《量子论-百度百科》《光子说》
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思想,没有提出物质波思想。爱因斯坦提出光是一种粒子。能量量子化与光,光是一种粒子。
物质分为两大类:实物和场。既然作为场的光有粒子性,那么作为粒子的电子、质子等实物是否也具有波动性?德布罗意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的概念。---摘自《量子论初步》
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思想,实物具有波动性。电子,质子等实物量子化,包括宏观物体。能量量子化与物质
为研究物体辐射电磁波的规律,取反射远弱于辐射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并将这种理想化模型称为“黑体”。普朗克假说说的是黑体辐射的问题。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说的是物体吸收光的问题。物体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作为粒子的电子,质子等实物能量量子化。
一般物体热辐射时,除了吸收或释放电磁波,还反射电磁波。物体反射时,怎么样呢?
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作用时,可能使得光向任何方向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他认为这是光子和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康普顿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按照这个思想列出方程后求出了散射前后的波长差,结果跟实验数据完全符合,这样就证实了他的假设。“从量子论的观点看,可以假设:任一特殊的X射线量子不是被辐射器中所有电子散射,而是把它的全部能量耗于某个特殊的电子,这电子转过来又将射线向某一特殊的方向散射,这个方向与入射束成某个角度。辐射量子路径的弯折引起动量发生变化。结果,散射电子以一等于X射线动量变化的动量反冲。散射射线的能量等于入射射线的能量减去散射电子反冲的动能。由于散射射线应是一完整的量子,其频率也将和能量同比例地减小。因此,根据量子理论,我们可以期待散射射线的波长比入射射线大”,而“散射辐射的强度在原始X射线的前进方向要比反方向大,正如实验测得的那样。”---摘自《康普顿效应-百度百科》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同时说明能量的改变与光电效应有所不同,能量的改变有另一种形式,与光电效应中能量量子化有所不同。
量子论尝试观点
微观粒子两种现象(包括光子)
1能量一份一份的,能量量子化
一个粒子表示一份量子化的能量。一个更大的粒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粒子表示量子化,一份一份的,不能取中间值。例如光电效应中。
2能量可以不像上面样一份一份的吸收或释放,能量的部分改变
一个粒子与另一个粒子碰撞时,例如光子的散射,可以失去或获得部分的能量,变到另一能量状态。
宏观物体两种现象
1宏观物体波粒二象性,表示宏观物体能量量子化。宏观物体可以看成一份一份的能量,一个宏观物体表示一份能量,能量量子化。一个宏观物体可以看成另一个更大的宏观物体释放出来的。
2能量可以不像上面样一份一份的吸收或释放。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碰撞时。
宏观物体与微观物体都有能量量子化与能量不是量子化两种现象。能量量子化说的是物体(包括宏观和微观)表示一份一份的能量被另一更大的物体释放或吸收时,能量是量子化的;能量不是量子化的,说的是物体与另一物体碰撞时候,能量不是以量子化的完整的增加或减少。
如果宏观物体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宏观物体可以看成一份量子化的能量,那么一切物体具有能量量子化,同时能量还有不是量子化的形式。
太阳能水泵
桶裂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液体对压强传递的测量
红水柱下降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
纸质太阳灶
纸“锅”烧水
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方法一
活塞泵方法一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方法七
离心式水泵模型
帕斯卡定律的定性演示
汽轮机模型装置一
简易抽气机
温度计显示法演示液体蒸发致冷
空吸抽水机
电镀器
吸滤瓶实验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简易太阳灶
喷井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乙酸蒸发使水结冰法
引水出瓶
无体泵模型
鼓膜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自制烧瓶实验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简易抽气筒
冷水“烧”开水
纸质涂蜡管
活塞泵方法三
液压千斤顶模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