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平衡》教师备课准备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1.知识概念的把握
力的合成与分解,属于矢量的运算,加深对矢量的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之间的比较,没有必然的谁大谁小。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量计算只限于直角三角形知识。正交分解属于把力在两个已知方向上的分解问题,不要当作新的知识来教。从等效替代方面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要纠正学生习惯于用代数运算求两个量的和,容易形成“合力等于两个力的代数和”、“合力一定大于分力”等错误观点,因此,要做好力的合成实验,制作好模拟平行四边形的教具,通过观察、作图、对比、归纳、总结,让学生信服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
2)力的分解是力合成的逆运算,应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同时纠正学生将分力当作物体实际受到的力的错误观点;
3)学习了共点力的平衡,要在适当时机渗透正交分解的讲解,这对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2、物理实验设计
体育锻炼中力的平衡实验双手伸直吊在单杠上,逐渐增大两手的距离,感受两手受力大小的变化。
1)先两手紧靠,竖直吊起;
2)逐渐增大两手间的夹角,并感受、对比前后两次手用力情况;
3)学生总结;
4)通过平行四边形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
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G可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即下滑力Gsinα和垂直于斜面的压力Gcosα。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增加对此的感性认识。
器材:一端钉有小钉的窄长薄木片(三层板、五层板或薄纤维板都行),木片可以用钢锯片代替,橡皮筋和木块,蜡烛。
(1)把木片和木块要接触的面用蜡烛打蜡。
(2)将木片一端架高,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木块上系橡皮筋,橡皮筋另一头系在木片上的小钉上。将木块放在斜面上,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和木片的弯曲形变[图]。
(3)将(α)中的木片架空成水平,即使倾角α减小至0°。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和木片弯曲程度的变化[图(b)]。
(4)将(α)中木片上有钉子的一端提起,使倾角α增大到90°,即木片竖直。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和木片弯曲程度的变化[图(c)]。
由上述实验你可看出:木块压在水平的木片上时,木片产生的形变最大,随着木片倾斜程度的增加,木片受压弯曲的程度变小,而橡皮筋的伸长量增大,至竖直状态时,木片不发生弯曲,但橡皮筋伸长最大。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4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2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5
高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课后练习29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3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7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5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2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28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2
描述圆周运动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课后练习31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2
高二物理下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1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4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
高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课后练习30
高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课后练习32
机械能和能源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3
高二物理下册知识点课后练习33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6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3
天体运动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29
物体的平衡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