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传声“三步曲” 由查字典历史网资料整理
一、音叉实验猜想空气传声
在学生明确物体靠振动发声后,教师将甲乙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放在实验台上,两音叉相距约25厘米,并让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用橡皮锤敲响乙音叉,乙音叉发声,同时看到甲音叉叉股将乒乓球弹起。这一实验现象直观的告诉学生,乙音叉将声音传给了甲音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过去的,老师可引导生提出猜想:可能是空气传过去的(因为两音叉之间充满空气);也可能不是空气传过去的(因为我们并没看到空气传声的过程)。
二、抽真空实验验证空气传声
在两个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一个实验,先在一个透明广口瓶中燃烧一小粒灭蚊灵(注意用镊子夹着灭蚊灵),使瓶内充进一些烟气,再用一带钢铃(钓鱼用炸弹钩铃铛)的橡皮塞将瓶口塞紧,手拿广口瓶摇动,学生可清楚的听到瓶中钢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通过橡皮塞上的导气管向外抽瓶里的空气,抽气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看到瓶内烟气逐渐减少,可见瓶内的空气也被抽走了。待瓶中烟气抽尽,瓶里也变的透明时,停止抽气,并堵住导气管,用手拿广口瓶摇动,让学生仔细听,结果学生怎么也听不到铃声了。手不停的摇瓶,同时松开导气管,听到“气”的一声,大气压使空气进入瓶中,同时听到了钢铃振动发出的声音。这一实验验证了钢铃的声音要靠空气传播,同时也证明了真空不能传声。
三、击鼓“吹”蜡烛展示空气传声
空气能够传声,但我们却看不到它传声的过程,空气是怎样传声的呢?在桌面点燃二只蜡烛,蜡烛静静的燃烧。拿来一面鼓,并将鼓面正对蜡焰,相距约8厘米,用锤轻敲鼓的另一面,可看见蜡焰晃动;连续重击鼓,可看见蜡焰巨烈晃动并熄灭。是什么力量使蜡焰熄灭的?没什么,是空气的振动。原来鼓面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就象在水中投入一粒石子会激起水波,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也会激起一种波,这就是空气的振动形成的声波。实验中蜡焰从晃动到熄灭,向学生直观的展示了抽象的声波。
高二物理寒假作业试卷(附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力的合成
2015高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17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
高中物理复习指导: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高三物理上册第七章同步练习:内能
2016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6年初二物理上册月考试题(带答案)
高二物理上学期寒假试题精编
2016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质量与密度性质和定理
高中高二年级物理寒假检测试卷
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寒假物理卷精编
2017中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复习攻略
2017最新中考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高三物理上册第七章知识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017年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知识点: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2017中考物理一模知识考点:重力
高三物理上册第七章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论文:物理演示实验的“四要”
2016年初三物理上册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理科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注意事项
2017年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公式知识点-气体的性质公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
高二物理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2015年高二物理寒假作业:磁场专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