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创新教育应结合进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完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教育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
二、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随着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的疑问也随之消失。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知识。
三、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具有鲜明、生动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装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1)认真何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浇不灭的蜡烛”实验中,浇不灭蜡烛的原因是什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中极大地活化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争论而得到的结论学生难以忘却,原因可能是:那个地方没有蜡烛,而是蜡烛的像。
(2)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方法。把演示实验改为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演示实验无法取代的。如:“利用医用注射器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弄清了“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问题。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
(3)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方面,我们开展了对课本实验装置的改进活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用一只可乐瓶和一个乒乓球。用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4)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学生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亲自动手实验,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们把易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且对每一个实验五环节,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必须规范操作,从严要求,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质。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先对天平进行调节,然后再称量物体质量,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若加上最小的砝码天平还不平衡,应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若物体和砝码颠倒过来了,则被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实验完毕应先将砝码取下,然后再取物体。取物体时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要用镊子。
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的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加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布置实验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不仅要求接线采用一上一下的方法,而且要求滑片置于最大电阻处。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改变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的知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成败的分析和根据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初中物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生长点,进行引申和延展,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用量筒量出50ml盐水;(3)把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g/cm
方案二:(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2)倒入量筒中50ml盐水;(3)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4)求出密度ρ=g/cm。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二最佳。因为方案一中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质量减少了。因为玻璃对盐水来说是浸润的,一部分盐水附着在量筒的筒壁上,没有倒入烧杯中,所以选择方案二。
这样,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重视实验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充分利用课本所设计的家庭实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估计大米粒的密度”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粒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使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及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实施,归根到底将直接取决于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无疑对中学物理将是一次新的挑战。
总之,充分开发物理实验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科学态度,是推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向前发展,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和力》(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和力》(物体的惯性)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宇宙和微观世界》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内能》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分子热运动》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分子热运动》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ppt课件5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太阳能》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说课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 flash课件包
人教版物理九年《其他简单机械》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热和能》(做功和内能的改变(1))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内能》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内能》ppt课件3
人教版物理九年《二力平衡》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宇宙和微观世界》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ppt flash课件包
人教版物理九年《热和能》(比热容)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说课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大气压强》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九年《宇宙和微观世界》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九年《功》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九年《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和力》(惯性原理)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和力》(2物体受力分析)FLASH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