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发展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情感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对应,情感智商──即“情商”(EQ)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极大的兴趣。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情商的基本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萨洛维(Peter 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JohnD.Mayer)教授首先提出“情感智商”这一概念,并解释了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995年,美国物理学博士戈尔曼(DanielGole.man)继承了萨洛维与梅耶的观点,把情感智商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
1、认识自我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及时调节自我、控制自我。驾驭自我,成为生活的主宰。
2、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在成功面前,不会得意忘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尽快摆脱恐惧、悲伤、焦虑的情绪。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3、自我激励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能通过点滴成功,及时地进行自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而自我激励,锐意进取,是任何事业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源动力。
4、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善于体察别人的情绪,解读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才能在同伴中建立同心协力,共同合作的关系,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发展的集中体现。人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在追求融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使人逐步具有识别、监控、运用情感和社交的能力。
二、情商的教育意义
以上对情商概念的介绍,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首先,智商不能代替情商。现在,社会上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智商高低,认为智商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发展前途。其实不然,大量实践表明:许多孩提时代被认为高智商的“神童”,长大后并不一定成才。同样道理,许多科研成果显赫的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他们的智商也只不过是中等水平。由此可见,智商高只能为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并不等于学好了知识。只有热爱学习,善于发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不足,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智商只是一种潜在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这个潜能发挥得如何还要看他的情商能力。一般来说,人的自然智力因素(智商)很难改变,但是人的情商能力则是在漫长的生活中培养和造就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提高的。其中,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其次,情商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各项活动中比较活跃的一些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很有出息。有的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有的成为企业的负责人或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管理着成百上千的员工,其奥妙就在于这些同学的情商高人一筹。
第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智商和情商两者之间并不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而是反映人的智能的两个侧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走向辉煌的人生。心理心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
目前,情商的教育和训练已作为一项崭新的任务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们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
三、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
1、物理学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商教育内容
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家感和责任感,唤起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发奋学习的增感。如: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可介绍我国在超导现象及应用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领先地位;在原子物理的教学中,可介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等一系列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及其伟大意义。在学习能量转化和衬恒定律时,可介绍我国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万有引力教学中,又可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受到生动而深刻的教育。根据教材的内容,还可介绍周培源、严济磁、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情系中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物理学所揭示的自然规中还蕴藏着和谐、有序、统一的科学美,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物理学家在研究物理时,都倾向于选择和谐与自洽的体系,追求最简洁、最理想的形式。在“电磁学”中法拉第虚构的电力线、磁力线是如此成功和优美,至今仍被广泛采用;麦克斯韦经过艰苦的探索,只用一个方程组就描述了电磁运动的所有规律;奥斯特发现电产生磁后,法拉第为追求电与磁转化上的对称与和谐,经过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现象;牛顿被后人称为科学美的典范,他运用演绎法极其明晰地得出了完美的力学体系。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设置教育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能力,领悟自然界的内在秩序与和谐,从而唤起人的真、善、美的自然天性,达到认识和情感的完美统一。正如爱因斯坦在分析自己的科学感受时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是美、是真。”
纵观物理学的整个体系,处处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然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要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理解、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用辩证的观点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现实和将来提出正确而务实的期望;摆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自身和环境、主观和客观的最佳统一,从而提高把握事业成功的能力。
丰富的物理知识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也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把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的精神享受。
2、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楔而不舍的精神,是提高情商能力的又一途径。物理概念的抽象性、物理知识的实践性以及解题方法的灵活性,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物理学习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为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条件。在物理学习中,意志主要表现在克服具体困难的过程中,这实际上就是学生情绪自我控制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感特征和意志水平,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失败中取得真知走向成功的能力。比如:在“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得出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实验技能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难免会遭到失败。这时教师应作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重新探索。当学生们最终获得成功并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时,不仅锻炼了归纳、推理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物理解题过程中也需要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毅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意志的磨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品尝失败的痛苦,了解探索的艰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坚韧的性格和意志,从而可以积极地去面对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学会与人同心协作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也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分组实验时,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节、观察、记录,这些工作一个人往往难以完成,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协调配合都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在物理实验中更应积极倡导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学生实验中的合作精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实验中要诚恳地向他人表现合作的愿望,给别人协助自己的机会,并能主动配合别人完成物理实验;另一方面,在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时,既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团结协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通过物理实验还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比如,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原始数据一律用钢笔记录,避免学生故意凑数或毫无根据地修改数据;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巨大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训练。这不仅可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一代高素质人才。
离心式水泵模型
简易集热箱制作方法二
钢针膨胀法演示固体的热膨胀
压缩空气做功
汽化、液化演示器
屏幕和物板
弹簧滚摆
自制烧瓶实验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简易太阳灶
活塞泵方法二
空吸抽水机
太阳能水泵
远红外辐射法演示萘的熔化与凝固
加传导圈法演示萘的熔化与凝固
用普通瓶子和注射器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双套管法演示萘的熔化与凝固
病人自动喂水器
活塞式抽水机原理演示器
简易喷雾器
吸滤瓶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加烟促进雾化法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硬币膨胀法演示固体的热膨胀
针筒式抽水机
简易集热箱制作方法一
曲臂杠杆
重心板
真空抽水器
蒸汽锅炉
制作二力平衡演示器方法一
玻璃管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