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重力、弹力、摩擦力”为例,分析为什么高中与初中阶段会有明显的断层
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首先要继续学习力的概念和力学中的三种常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些学生在初中就有初步认识,只是理解上比较肤浅。比如:初中生可能不知道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同一位置的不同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也就是g)也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知道什么什么是弹力、弹力的影响因素,是不要求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力的;很多初中的同学搞不清楚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但是进入高中阶段之后,高中老师会默认初中的同学已经学会了这些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习很好的同学进入高中之后也会感到学习吃力的原因。
2.受力分析;
学习完力学中的三种力后,就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初中教学中,有些学校不是很重视受力分析的地位,实际上,受力分析在中学的物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以后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
这方面我提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确定研究对象”,强化学生选择研究对象的意识。基本方法是“按步就班”,初学者在受力分析时往往会出现遗漏、多添以及次序不清的情况,我一般“一重二弹三摩四其它”这样简单的辅助词加以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受力的习惯,对后续学习将有很大帮助。什么意思呢?就是分析某物体的受力时,先找重力,第二步看看有没有弹力,第三步看摩擦力,第四步是其他的力
3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解题方法。
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我们来练一下吧: (相信上过我的暑假班的同学对这道题目一定不陌生吧)
例题 :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4块砖.设每块砖重为G,当砖被提起
后处于静止时,第2块砖左右两面受到的摩擦力是( )
A.左右两面分别受到大小为0.5G的向上的摩擦力
B.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左面受到向上大小为2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
D.左面受到大小为G的向上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
200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区)
200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内蒙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区)
200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非实验区)
200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安徽省课改实验区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改区)
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课改实验区)
2006年北京朝阳区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物理试题
2006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上海浦东新区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06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