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不沉底),所排开盐水的重力大约为( )
A.0.5N B.5N C.50N D.500N
思路解析: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将悬浮,因此鸡蛋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而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0.5N。
答案:A
2.把重5 N、体积为0.6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思路解析:假设体积为0.6cm3的物体能浸没于水中,则F浮=ρ液gV排=1.0g/cm3×10N/kg×0.6cm3=6N,大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因此物体最终漂浮于水面上,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G=5N。
答案:C
3.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铝块都放入水中,木块浮在水面上,铝块沉入水底。它们受的浮力大小是( )
A.木块大 B.铝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思路解析:此题无法直接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木块的浮力和铝块的浮力,因为虽然木块体积大于铝块的体积,但由于漂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下部分的体积与铝块的体积无法直接比较。此题可将相同的质量(重力)作为比较的桥梁,利用浮沉条件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得出结论。木块在水中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铝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铝块的重力,而木块与铝块的重力相等,所以木块受的浮力大于铝块受的浮力。
答案:A
4.如图1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甲受到的浮力大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解析:三球体积相同,由图示可以知道,甲乙丙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所受浮力也一定相同。之所以甲上浮,是因为甲的浮力大于重力;乙悬浮说明了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丙下沉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D正确,ABC错。
答案:D
5.若要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所受浮力相等,要把它们放在( )
A.水中 B.酒精中 C.水银中 D.盐水中
思路解析: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体积不等,若放到A、B、D中,都要下沉,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浮力不等,只有放到水银中才能漂浮(水银的密度较铜、铁的大),浮力等于重力,故C是正确的。
答案:C
6.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D.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思路解析: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多少不再改变,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内深度无关。因此乒乓球在水中运动时所受浮力不变。当球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浮力开始变小。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球静止在水面上,呈漂浮状态。
答案:D
7.由同种物质做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中后有1/3部分露出水面,现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余的部分( )
A.将有部分露出水面 B.将悬浮在水中
C.将下沉入水底 D.将有1/2部分露出水面
思路解析:假设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后,正方体仍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那它受到的浮力也将不变,但此时它的重力已减小,小于它的浮力,当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它将上浮。由于切割后它的密度是不变的,因此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是不变的。
答案:A
8.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2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是( )
图2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
思路解析:轮船行驶在北大西洋和印度洋上都是漂浮的,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船的重力,由于船的重力是不变的,所以船受到的浮力也不变。由图可知轮船在北大西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当F浮不变,V排较小时,对应的液体密度ρ液较大,因此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较大。
答案:C
9.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3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3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思路解析:此土仪器是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制成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B选项正确。它漂在不同密度的液体里,所受浮力大小是不变的,都等于土仪器自身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不变时,V排越大ρ液越小,因此根据它浸入液体里的体积多少来比较液体的密度。此土仪器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为还没有将它准确地标上刻度。
答案:D
10.通常在煮饺子时,先将包好的饺子放入沸水中,饺子将沉在锅底,这是为什么?待水沸腾后,饺子逐一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煮一会儿后,往往需要向锅中加入少许凉水,这又是为什么?
思路解析:煮饺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开始时,由于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水沸腾时,由于饺子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所以饺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上浮;而加入凉水的目的是降低水的温度,达到止沸的目的。
答案: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水沸腾后,饺子体积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大,饺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上浮;加入少许凉水目的是使沸水放热,温度降低,达到止沸的目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7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Ⅱ(串、并联电路,部分短路问题)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2)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3课时习题课(电阻,变阻器)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10课时本章复习(综合练习)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9课时电路分析与计算Ⅱ(综合性分析与计算)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8课时电路分析与计算I(测电阻的其他方法,简单故障分析)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1)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1节温度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