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选对的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重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B.铅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上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
C.无法手握钢笔写字 D.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
4.自行车在设计上应用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很粗糙是为了减小摩擦
B.自行车的飞轮上安装了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自行车的车把上的闸把是费力杠杆
D.自行车的车把手相当于轮轴
5.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 )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6.如图所示,是一种高档办公用椅。为了移动方便,在椅子腿下面安装小轮子,安装这些小轮子的作用是 ( )
A.增大椅子的稳度 B.变滑动为滚动
C.使椅子坚固耐用 D.起装饰作用
7.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8.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
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9.分析下列各种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10.用撬棒撬石头时,如果先后用大小相等的力沿着图中所示的方向作用在撬棒的一端A点上,则( )
A.F1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B.F2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C.F3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D.F4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11.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个重为1N的滑轮,滑轮上用细线挂着 一个1N的小球和一个10N重的物体,小球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整个装置都是静止的,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 )
A.2 N B.3 N C.11 N D.12 N
12.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
13.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那么,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二、填空题(本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4.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15.缝纫机脚踏板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
16.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王力同学匀速向上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防止摩擦力太小而滑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N的拉力,这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18.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19.某同学用2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2N增大为3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A、B两个滑轮中,A是 ______滑轮,B是_____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 N,匀速移动物体2m,水平拉力F为 _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1.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中画出此“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22.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四、实验探究(第1小题7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11分,共25分)
23.小明自制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较原长L0的伸长△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拉力F/N | 1 | 2 | 3 | 4 | 5 | 6 | 7 |
长度L/cm | 2.50 | 2.90 | 3.30 | 3.70 | 4.10 | 4.50 | 4.90 |
伸长△L/cm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L的关系式为:。
(2)小明继续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F/N | 8 | 9 | 10 | 11 | 12 |
长度L/cm | 5.30 | 5.70 | 6.10 | 6.60 | 7.30 |
伸长△L/cm | 3.20 | 3.60 | 4.00 | 4.50 | 5.20 |
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N。
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五、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6.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并说出理由。
27.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两种方式中哪种更轻便、更合理?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12.1杠杆课件
第十一章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课件
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课件
液体的压强教案3
11.3动能和势能课件
第十一章第一节功课件
物态变化教案4
12.3机械效率课件
第十章 浮力复习课件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1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1
2013第11章第2节功率课件
力教案2
摩擦力教案1
物态变化教案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
物态变化教案2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
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物态变化教案1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件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1
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课件
力教案1
11.1功课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2
液体压强教案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