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研究的重点是力学。小编准备了高中一年级物理暑假作业,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 不发生运动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天平测量的 2.下列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 支持力 B 压力 C 摩擦力 D 阻力 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C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 D 物体只有在向下运动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4.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必不在其几何中心 5.下列关于产生弹力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必有弹力产生 6.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 = μN直接计算 D 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
7.有两个共点力F1、F2,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的
是
A 0 B 8N C 15N D 18N 8.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3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则其中一个力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B 一个力只可能有两个分力
C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压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二.填空题
9.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和,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是900,则合力的大小为 。 10.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个倾角θ= 300的光滑斜面上,则物体在斜面方向上的合力为 。
11.要使重200N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移动,至少需要100N的水平推力。木块移动后只要用80N的水平推力,就可使它继续匀速运动。则木块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如果原来用50N的水平推力推该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2.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是10N,其中一个分力与合力间的夹角是370( sin370 = 0.6),则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 三.计算题
13.设水对小船的阻力是400N,一人在左岸通过牵绳用400N的水平力拉小船,牵绳与河道中心线成600角。那么,要使小船沿河的中心线匀速前进,右岸的人需用多大的力拉牵绳?牵绳的方向如何?
14.重30N的物体由OA和OB两条绳子拉住。OB始终处于水平方向,OA和竖直方向成θ,如果OA和O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203N和30N。试求:为了保持绳不被拉断,θ的最大值等于多少?
15.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水平拉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是3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伸长量是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试求:(取g = 10N/kg) ⑴ 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多少? ⑵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素是多少?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物理暑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白炽灯丝断裂问题的浅析
“减负,增效”课堂潜力大
理科实验教学探析
自制学具浅谈
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益
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于“信心激励教学法”的探索
研究教学语言艺术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撰写物理教研论文应怎样选题
漂浮的棱柱
物理表达能力“解读”
浅议阅读理解类习题的特征及背景
注重同类变式培养学生能力
物理信息处理的几种有效策略
从观察牵牛花得到的启发
谈中学物理教学的开放性原则
如何讲好“研究液体的压强”这一课
关于“不了解”教学的实验探究
论物理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更新
谈谈说课艺术
浅谈“转换法”的教学设计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说题教学法”初探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学生提出问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深化教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