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已经开始。这个阶段,考生已经有了一轮复习知识点的积累,所以重点就要放在能力提升。小编整理了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知识点专题,牛顿定律总结如下:
第一节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第二节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vt和位移s等。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选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力。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和运动关系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5、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6、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一步说明所求的物理量与其他量的关系。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牛顿第一定律率》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4《来自地球的力》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4《来自地球的力》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牛顿第一定律率》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4《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4《阿基米德原理》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4《来自地球的力》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4《来自地球的力》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1《质量》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4《来自地球的力》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2《力的合成》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牛顿第一定律率》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2《力的合成》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5《摩擦力》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牛顿第一定律率》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WORD教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