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时间:45分钟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分数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1998年,清华大学范守善小组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50 nm,长度达μm量级的氧化稼半导体一维纳米棒,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50 nm=mm =m。
4.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5.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米/秒,合千米/小时。
6.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这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我们称之为能。
7.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对地面是静止的,过段时间,甲车上的人说甲车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为参照物的。
8.一汽车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在数字100附近左右摆动,表的下部有“km/h”字样。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到遇到路牌“距南昌40km”之间需要分种。
9.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10.“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1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的物理知识所致。
图1
11.汽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14.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5.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9.6nm=9.6×10-3μm=9.6×10-3μm
B.9.6cm=9.6cm×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16.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17.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18.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9.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千米/时,乙速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 )
A.两车通过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多走2千米
C.甲比乙车少走1千米
D.甲走7千米,乙走3千米
20.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2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22.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与简答题(每空1分、26题6分、27题2分,共14分)
23.观察图2(甲)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A(乙),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
图2
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图3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和,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
图3
指出图4中测量长方体长度的三种使用方法中的错误。
图4
(a);
(b);
(c);
26.某乘客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想知道列车运动的速度,请你设计两种测列车运动速度的方法,要求写出必要的测量步骤和速度的表达式。
27.下面是某刊物关于“粤海铁1号”的报道,阅读后,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2003年1月7日上午9:15,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轮“粤海铁1号”从广东湛江下水驶向海南海口。“粤海铁1号”的设计时速不低于15海里(1海里等于1.854千米/小时)仅50分钟便可渡过琼州海峡,到达海口.该渡轮全长65.4米,宽22.6米,吃水深度5.5米……
此报道中,有一句话是错误的,请你用物理知识加以判断,并在该句话下划线。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8.2003年元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如果飞机的平均飞行速度为500 km/h,香港至台北760 km,香港至上海1140 km.问:
(1)飞机从上海飞经香港回到台北至少需多少小时?
(2)如果台湾当局同意直航,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 min,问上海至台北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9.玄武湖遂道工程是南京市规划的“经六纬九”以及快速井字型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西起模范马路南京工业大学附近入口,东至新庄立交出口。隧道全长2660m,设计车速60km/h,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竣工通车。
(1)22路公交车在地面从入口处到出口处行驶路程约4500m需15 min,求该车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74路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通过隧道由同一入口处到同一出口处,能比22路公交车在地面行驶时省多少时间?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力》word导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探索更小的微粒》word教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2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word学案2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4节《浮力》word学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学设计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二力平衡》word教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word导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二力平衡》学案 练习(3份)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3《摩擦力》word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4节《宇宙探秘》word学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压强和浮力》word导学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静电现象》word学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word教学设计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3节《物质的密度》word教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4节《宇宙探秘》word学案2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二力平衡》word导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4《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word导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word教学设计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练习(3份)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word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4节《浮力》word教案1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学案 练习(3份)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5节《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学案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word教学设计2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力 弹力》word学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