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
2.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
A.马拉车行走的力 B.牛拉犁耕地的力
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D.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5.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6.如图12-1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D.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7.如图12-2所示,车厢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一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物体,且M>m。设物体与桌面之间无摩擦,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之前将(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判断是否相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下列各题所列的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9.如图12-3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不是处于二力平衡的是( )
10.下列物体中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 B.草坪上滚动的球
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12-4,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12.“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13.如图12-5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直线运动。
14.小明从南京坐汽车到上海,途中驾驶员告诉他,
现在汽车离上海还有160km,这里他看到驾驶员方向盘后速度计的指针如图12-6所示。如果汽车一直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小明在____h后能到达目的地。
15.某地区道路如图12-7所示,歹徒在A处作案后沿AB以5m/s的速度逃跑,到达B时停留1s,接着沿BC以6m/s的速度逃亡。在歹徒经过AB中点时被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发现,小明立即从A出发,沿AC拦截歹徒,结果警方和小明恰好在C处将歹徒抓获,歹徒从被发现至C处被捕获共历时______s,小明追捕歹徒的速度为_____m/s。
16.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着一辆车匀速向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N,方向是______。
17.运动员踢足球时,感到脚会痛,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__ __。
18.如图12-8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19.如图12-9所示,一个男孩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的缘故。
21.如图,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四、实验探究与作图:(共26分)
22.夏天的傍晚,小明为了驱蚊,点燃了一盘蚊香,他琢磨着想测量蚊香的燃烧速度,看一看一个晚上点一盘蚊香够不够。(8分)
(1)写出他需要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测量的步骤
(3)蚊香燃烧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12-10,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每空2分)
问:(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的方法得出,所以它(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24.在图12-11中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水平向右100N的拉力示意图;(6分)
五、计算题:(共12分)
25.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1 | 8:04 |
发车时间 | 14:40 | 16:16 | 20:23 | —— | |
14 | 到站时间 | 9:30 | 7:23 | 3:14 | —— |
发车时间 | —— | 7:28 | 3:26 | 15:45 |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你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哪些信息?(6分)
(2)13、14次列车运行时间差为_____________,计算13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和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六、综合应用:(共18分)
26.请利用一只氢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6分)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物理知识 | |
示例 | 用手捏气球 | 感觉气球也在挤压手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实验一 | |||
实验二 |
2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新的国产“红旗”牌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下表:
速度km/h | 40 | 50 | 60 | 80 | 100 |
反应距离m | 7 | 9 | 11 | 15 | 19 |
制动距离m | 8 | 13 | 20 | 34 | 54 |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汽车运动的力。小轿车刹车后,由于,小轿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以上数据,估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什么是4G网络
关于生命的进化
帕斯卡木桶实验
如何区分生熟鸡蛋
避雷针
声音是什么 教学设计
捅不破的薄纸
测试手掌摩擦力的大小
灯泡会打破吗
多孔锗材料
制作蟑螂诱捕器
生活里的一些物态变化
测量摆的快慢 教学设计
两个拳头放在一起你可以保持不动吗
光现象 教学设计
气球会爆炸吗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天文知识概念
巧用铅笔做实验
乒乓球的实验
在镜子前画画
关于安全带的使用
利用饮料瓶做实验
你能折断这根火柴吗
宇宙大爆炸理论会是真的吗
癌症可以被攻克吗
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和应用
神秘反物质
汽车里的光学知识
收音机在晚上为何比在白天收台多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