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
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
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
5.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
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
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
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
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
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蒸发)
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
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
16.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
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
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
21、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晰起来(先液化后汽化)
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
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24.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
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26.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
29.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
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34.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
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
36.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眼睛和眼镜》课件
《显微镜和望远镜》测试题
凸透镜可以成虚像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测凸透镜焦距的其他方法
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
《照相机原理》课件
从“规律”中寻找“规律”──凸透镜考点全解析
在眼镜的王国里
演示球形水透镜的聚光作用
观察凸透镜成像注意事项
课件:眼睛与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测试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课件:凸透镜像规律
《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
辨析“影”和“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
会聚日光点燃火柴
凹镜的会聚作用
《透镜》教学课件
《透镜及其运用》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学习阶段性检测试题
废电灯泡充水代替凸透镜
用光具盘演示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凹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