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表现得过于形式化和随意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机械化的互动。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教师本身教学任务重,压力过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顾及师生互动的实际效果,也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领会师生有效互动的内涵,对师生互动的理解过于片面化,使师生互动陷入误区:教师认为对学生提问就是师生互动。鉴于此,笔者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进行了探讨,期望找出互动的有效性及标准。
一、高中物理概念课的互动
由于高中物理的概念极具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概念的内涵,以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了消除学生的不自信,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课堂教学资源来展开教学,如结合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弹力”时,教师在简单讲述教材内容之后,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形态的弹簧提出相关问题,在众多不同形态的弹簧中,如实验室常见的弹簧、健身房中扩胸器的弹簧、口琴当中的发音片和玩具中的发条等。总有一种是学生看到过、接触过的,有助于促使学生踊跃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螺旋弹簧在进行拉伸和压缩时会产生弹力,并且随着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弹簧产生的形变,所造成的弹力也大不相同。”等物理概念。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中遇到的弹簧,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弹力的知识点。
二、高中物理规律课的互动
物理规律是解释和运用物理知识的重要依据。在生活中,大多数现象都能使用物理规律来进行解释。很多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学习都局限于规律的表面,缺乏对于物理规律深层次地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展开互动,以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先问一个问题“如何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学生一般会回答“用天平测量。”这时,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测量地球的质量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都会非常震惊,无法相信能测量出地球的质量,但是又非常好奇教师接下来会如何回答,由此达成了师生间良好互动的目的。这时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可在此情况下把学生带入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当中,并引入天体类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互动
高中物理实验课是学生通过动手和自主思考,验证物理概念及定律的过程。整个实验既要吸引学生投入其中,同时也需要做好师生间的互动,以保证实验课程顺利、高效地开展。
如在进行“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做示范,然后记录好数据。之后,给学生下达任务,任务的条理要清晰,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且在试验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在一旁沉默观察,应当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效率,也有助于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教师的物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皮筋测力计
胶卷盒滴水计时器
简易天平
尺圈法测地月距离
静止物体的惯性演示
用酒精灯加热法比较液体的比热容
空气浮力的演示方法一
空气浮力的演示方法二
木屑显示法演示水的对流
受热报警原理演示
用放热法比较固体的比热容
立人式惯性演示车
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器
火柴倾倒显示法演示热传导
滑动摩擦演示器
空气的浮力
简单机械综合演示器
弹球式惯性演示车
液体对压强传递的测量(侧壁管法一)
塑料袋乙醚演示液体汽化时积膨胀
烧不断的纸条
固体缩力的演示
气体加压液化实验
橡胶碎屑显示法演示水的对流
运动小车
液体对压强传递的测量(侧壁管法二)
测量长度的工具
灯泡探头法演示气体热膨胀自控恒温箱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验证浮力产生方法五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