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 |||||
学习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 ||||||
学习 重点 |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 学习 难点 |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 |||
教学方式 | 讲解法、讨论法。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具与 媒体 |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 |||||
教 学 程 序 | 内容与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依据 |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 〖师〗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 【讨论】 【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 【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 【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 【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 【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15 min) 1.概念 【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3.练习 (1)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________。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05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 min) 【问题】 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 【播放视频4】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 【播放视频5】联合收割机。 【播放视频6】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 【播放视频7】同步卫星,火箭起飞和降落。 【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 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四)思考与练习 |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回答,教师整理 师生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 学生观看 讨论 师生讨论 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讨论 师生交流 |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突出教学的连续性 逐渐板书出主题,给人以层次感 概念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生活的基础上,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在讨论中体会运动是绝对的 视频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培养辩证看问题的意识 研究问题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 及时巩固、练习是强化知识的好方法 体会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化多角度看问题 类比增加了幽默感 | ||||
小 结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虽然运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平时为了研究方便,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一个作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 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参照物的选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并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叙述严密,说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加以参照物。如果没加,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言的。 | |||||
作 业 |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 |||||
教学流程 | ||||||
板 书 设 计 |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 二、参照物 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
课后反思 | 本节课内容较少,但学生对不少基础知识理解起来仍有些困难,如运动是绝对的,他们容易理解,可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相对的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结合起来,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例,问题多在关键的时候提出,多提出些引人深思的问题等都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他们思维的好办法。 |
总结2014年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光学和热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的等效和替代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机械能
人教版教材高中高一物理知识点参考系
物理高一知识点冲量与动量
精选2014年高中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五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二
高一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知识点详解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研究摩擦力
高二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学习第一节认识运动
2014年高中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汇总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学单位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学习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一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014年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汇总
名师指点大连2015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三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三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汽车行驶安全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万有引力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高一物理学习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六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