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
规律理解类、
联系实际类、
求比值类、
图像分析类、
电路故障类、
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
估测类等。
1、概念辨析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正确辨别功率与机械效率这两个易混概念)
例: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导出R=U/I,关于此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导体电阻值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
(请注意理解物质或物体本身的性质: R、c、ρ、q)
2、规律理解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例: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正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突然减小时,物体将( )
A.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B. 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C. 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D. 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大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决定于什么条件
3、联系实际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4、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
(1)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析定性比较大小。
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1、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2、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3、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例: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1,比热容之比是3:4,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
A.2:3 B. 3:2 C. 3:8 D. 8:3
(2)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
5、图像分析: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
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l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6、电路故障(排除法):排除法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单位、各种仪器的作用和用法等,对各备选的答案进行分析,将和题意相违背的,或和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最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7、对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
例:(06无锡)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以下各个研究实例中,与其所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
A.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D.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8、估测类
(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分7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1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例: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200W
B、写字台台面的面积约200cm2
C、洗浴水的温度约60℃
D、人体的电阻约为几十欧
例、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20N的是 ()
A、一个学生 B、一辆汽车
C、一支铅笔 D、一只公鸡(把不熟悉的20N的力用熟悉的2kg的质量来替代)
例: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为m,某物体的质量为2m ,则一个普通中学生通常将 ( )
A、拿不动这样一个物体
B、至少能拿起一个这样的物体
C、至少能拿起两个这样的物体
D、有可能拿八九个这样的物体(请根据常识估算教室的体积)
电荷 库仑定律同步练测2
电磁波及其应用章节练测题
电容导学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1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学案2
机械效率达标测试题2
逻辑电路与自动控制教案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同步练测
力课时训练1
热机的效率课件1
焦耳定律学案2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学案
磁感应强度学案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2
力练习题2
机械能的转化课时训练
电荷 库仑定律同步练测1
力课时训练3
机械能及其转化达标测试题2
机械能课时训练
焦耳定律学案1
物质的比热容课件
电流的测量课件2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
电能的输送学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逻辑电路教案
欧姆定律课件3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2
力的示意图课时训练
力课时训练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