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模前)分知识块复习,建立知识结构;第二阶段(二模前)侧重专题复习,以综合训练为依托,侧重方法、能力训练;第三阶段(二模后)进行查漏补缺。
研读考试说明,不留知识死角
中考说明是命题的依据,明确了考查知识的范围及各知识点考试的要求,并且通过题型示例表明了今年中考的题型特点。因此,同学们必须认真地阅读中考说明,在使用时按中考说明中的双向细目表逐条反思自己的复习是否覆盖了这些知识点,不能在知识上留有死角。
要注意两点:第一,力学、电学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较大,难题和较难题也多出在这两部分。然而,考生不应该就此忽略了要求相对较低的热学、光学的复习,保证这两部分不丢分对最后的成绩可能更有实效。第二,整理与记忆要考查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种知识与公式,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非常重要:如果记不住这些该记的知识,就不可能运用,更提不上灵活运用。
回归课本,落实基础
中考试题中,不仅基础题源于课本,能力题也是源于课本的。中考所涉及的物理知识都是课本中的,考试时只不过是将这些内容置于新情景中,能力题考查的只是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在重新阅读课本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理解并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要求考生能够明确概念、规律的内容;了解概念、规律的得出过程;理解概念、规律的表达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会用概念和规律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并要进一步思考每个概念、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联系。
第二,再次体会、领悟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比较、转化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深入思考和领会这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增长自己探究物理问题能力。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也比较重视对这方面的考查。
第三,理解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图表。例如,实验器材的结构图,描述形成概念规律的过程图,有助理解概念规律而设置的情景图,复习中要注意对这些插图立意的理解。
第四,加强实验复习,应对探究能力考查。在2007年考试说明中再次体现了要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教材上提到的任何一个实验都要引起考生重视。
对于演示实验或教材上介绍过的实验,学生应把握住每个实验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要说明的问题,得出的概念或规律及在实验中所用的物理方法、物理思想。
对于验证性或测量性实验(学生实验)中,考生要注意明确实验目的或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及选取原因、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故障排查,实验中要观察或记录的要点,实验数据的收集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的表示与讨论误差分析等。
目前在实验考查方面要求较高的是根据要求设计实验,这就要求考生在实验复习中着重掌握基本的设计思路,即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依据目的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探究步骤,明确每步操作应观察的现象或记录的数据,然后是比较、归纳观察内容,分析记录或数据处理结果,概括总结得出探究结论;最后思考得出的结论和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及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这类实验是目前对探究能力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复习时可以按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我们曾经涉及过的一些实验题目,加强对设计思路的理解。
备考策略建议
1.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不要一味追求难题。要分析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把握中、低档试题不丢分的基础上,再去提高应对难题的能力才更为合理和有效。
2.课堂复习是根本,不可轻视老师的作用。学校老师对中考都有比较深入地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都比较了解,因此,复习的针对性都很强,同学们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领悟老师的教学重点,重视并落实老师提出的各种学习要求。
3.强
化规范,谨防意外失分。考试的成功基本组成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理解与问题处理,二是对问题解决方法的表达。有些同学只重视解题的过程,而不重视解题的规范,以致明白的内容却没能得分。在各种题型中要尤为重视的规范如下1)作图题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定性的作图不能潦草,定量的作图则要准确。(2)简答题要重视有依据、有分析、有结论。(3)实验设计题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操作的要点、与实验操作所对应的现象或记录数据是否表述清楚,在叙述操作过程中需记录的物理量是否有相应字母进行表示。(4)计算题中的重要步骤应有简要的有助于解题的文字说明,要写明所应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均要有单位。可以把近几年中考试题计算题的评分标准仔细的看一看,了解得分或不得分的原因,对于计算题如何表述做到心中有数。
面对中考,我们确实应该紧张起来,但不应有畏惧心理,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在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不要打“消耗战”、“疲劳战”,要保持充沛的精力,都是有助于有效复习与顺利考试的。愿同学们能把握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取得理想的成绩。
探讨如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一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二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及应用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远足学物理
注射器的妙用
例谈对浮力的错误认识
课外估测大气压实验两例
浮力
测量大气压强的三种方法
静脉输液中的物理知识
为什么灯泡摔破会很响?
浮力可以这样学
从三个方面认识浮力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四
液体压强
《压强和浮力》单元测试题三(参考答案)
神奇的“马略特瓶”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实验
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重无关
轮船为什么会互相吸引?
《压强和浮力》探究题剖析
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大气压强小实验
小实验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例谈
流体压强的分类
帕斯卡对物理学的贡献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