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针和铜圆浮在水面的那个实验,跟矿冶工业上用来选出矿石里的有用矿物的方法很相像。选矿的方法有许多种,我们这儿讲的“浮沫选矿法”是最有效的一种。在别种方法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这个方法仍旧可以应用得相当成功。
浮沫选矿法的实际情形是这样的:把轧得很碎的矿石装到一只槽里,槽里盛水和油。这油有一种特性,能够在有用矿物的粒子外面包起一层薄膜,使粒子不沾水。通空气把这混合物强烈搅动,就产生许多极小的气泡──泡沫。包有薄油膜的有用矿物的粒子一眼空气泡的膜接触,就会连在气泡上,随着气泡升起,跟大气里的气球把吊篮升起一样(图57)。至于没有油膜的别种粒子,却不会附到气泡上,而仍旧留在液体里。应该注意,空气泡的总体积要比那些有用矿物的粒子的总体积多许多,因此气泡是能够把这些固态的矿屑带到上面去的。结果,有用的矿物粒子几乎全部附着到泡沫上,跟着浮到液体的表面来。把这层泡沫刮下来去继续处理,它所含的有用矿物就比原始矿石所含的丰富几十倍。
在今天,浮沫选矿法在技术上已经进步到很高的水平,只要选择适当的液体,可以从随便什么成分的矿石里把每一种有用的矿物都提出来。
浮沫选矿法虽然在工业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这个方法的物理作用方面,却还没有透彻明白。在这件事情上,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浮沫选矿法不是从理论上产生的,而是从一件事实的仔细观察上产生的。在19世纪末期,有人在洗濯装过黄铜矿的染满油污的麻袋的时候,发现黄铜矿的细屑跟着肥皂泡浮了起来。这件事情推动了浮沫选矿法的发展。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4《电势和电势差》 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3《电场强度》 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1《认识电场》 WORD教案5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2《探究静电力》 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4《安培力的应用》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1《我们周围的磁象》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1《认识电场》 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1《认识电场》 WORD教案4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3《研究闭合电路》 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2《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3《电场强度》 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7《了解电容器》 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1《电磁感应现象》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1《电磁感应现象》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WORD教案4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WORD教案4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2《探究静电力》 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2《认识磁场》WORD教案1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5《研究洛伦兹力》 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2《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3《探究安培力》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3.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WORD教案2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1.7《了解电容器》 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1 选修三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WORD教案3
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1.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2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