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1878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
3、 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
4、 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 光速:3*100000千米/秒。 在水中传播速度是这速度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三分之二
6、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7、 法线:经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线。
8、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9、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0、 光路是可逆的。
11、 漫反射:如果镜面是凹凸不平的,那么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如果镜面是光滑的,则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仍然平行
12、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13、 平面镜成像四特点:(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4、 会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两种方法找物体的像。最关键是光路图法。
15、 球面镜:利用球面的一部分进行反射的镜。
16、 凹镜:利用球面的内表面进行反射的球面镜。
凸镜:利用球面的外表面进行反射的球面镜。
17、 球面镜的作用: 凹镜对光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另外放在焦点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能平行射出。 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能够扩大视野。
18、 凹镜的焦点:射向凹镜的平行光线经反射以后所会聚的点叫焦点。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这现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 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3)当光由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或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当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4、 注意: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6、 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7、 光心:通过它后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的点叫光心。
8、 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会聚 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
的焦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9、 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10、 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反过来从焦点发过焦点的光折射后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11、 照相机的原理: u2f f
12、幻灯机的原理: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13、 放大镜的原理: u
14、 照相机的结构:
a.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b.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c.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d.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1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16、 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7、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决定
18、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
密封实验
“首泽浮针”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两球相吸与相斥
鸡子举飞
如何答好物理问答题
“瓶子喝水”实验
学好物理的途径
“微粒说”与光的折射现象
“水中游蝌”
有趣的蜡烛跷跷板
《力与运动》的教学建议
凸透镜成像实验
八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纸人共振”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如何才能学好物理
初三物理学习方法
鱼洗喷水
沉在水底的兵乓球
如何开拓思路学物理
“铜瓮雷鸣”的实验
物理阅读时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高考物理复习指导
15道厨房里的物理中考试题
《力与平衡》的教学建议
《力与平衡》教师备课准备
振幅交换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