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 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 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 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 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 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 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时常用的方法、技巧
1. 理想实验法
2. 控制变量法
3. 整体与隔离法
4. 图解法
5. 正交分解法
6. 关于临界问题
处理的基本方法是:
根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更多类型见错题本)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考点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
1. 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合力只要不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
(2) 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
(3) 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
2. 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的问题:
(1) 轻绳:
① 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② 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③ 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可伸长
④ 弹力可做瞬时变化
(2) 轻杆:
① 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② 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③ 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④ 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
⑤ 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3) 轻弹簧:
① 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
② 弹力的大小遵循的关系
③ 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3. 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1) 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
(2) 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
(3) 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
①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
②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
②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精编高二下册物理期末调研测试卷
【前沿物理】路上是不是很快要出现无人驾驶汽车的身影了?
精编高二物理期末知识点梳理:下学期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浅谈优化物理教学过程
“惯性”教学中应注意讲清的几个问题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实践和思考
应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
学好初中物理应该加强实验练习
惯性”教学中应注意讲清的几个问题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016年中考物理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
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情感
分析农村中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问题
三步完成中考物理的总复习
初中物理实验如何更好的观察实践?
初中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
前概念的特征及物理教学对策
怎么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中考物理模拟题2016
中考物理备考技巧,物理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物理:于平实之中显新意 在平稳之上现灵活
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活力
加强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浅议
学习初中物理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小议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