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字典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7年的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听到回声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s=340m/s×
×0.1s=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回声的作用:
① 加强原声;② 回声定位;③ 回声测距
回声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器官完好.
听到声音的路线:骨传导 双耳效应
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人耳的结构功能:鼓膜(形成振动)、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聋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
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利用助听器听声音)。
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很难再听到声音。
骨传导
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例子: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
⑴ 人耳可分辨声源方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不同;
②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有先后之分;
③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步调也存在差别。
⑵ 舞台应用:将两只话筒分别放在舞台的不同位置,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再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插入出来,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位置传来。
株洲市2013年中考物理练习题
2014-2015年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2013年秋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6第二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进度计划
北京石景山区201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6-2013学年初三物理摸底试题分析
2013年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
中大附中2016学年初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
2013年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试卷(沪科版含答案)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试题
镇江市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
合肥市第四十四中学201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期末摸底试题
广益实验中学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思茅地区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2013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练习题—声现象
泰州海陵区2015-2016年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2013初三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卷
京朝阳区201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三物理备课组一轮复习工作计划
2014届初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马鞍山市成功学校2016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013初三上册物理期中模拟试题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模试题
太仓市2015-2016年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