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情感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依据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生活物理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的尝试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撰写中常见问题的病因诊断及写作指导
面对时代变化,再议因材施教
课堂效率,教学的灵魂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动手做实验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实施有效教学 落实三维目标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实验演示技能的指导与专业训练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八年级物理《引言》教学要体现“三性”
浅谈如何利用物理“学案导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小制作 大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践的体会
学习科学与主体探究
小妙招上活初中物理课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
如何增进物理教师新课标理念
农村中学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